《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第1章视频共享APP,刷视频就能赚钱 第2章肤如凝脂,秀色可餐 第3章如果把华夏历史浓缩成一天 第4章朕的大秦亡了? 第5章不知大秦能否改变二世而亡的未来? 第6章漠南从此无王庭 第7章曹操我竟然是个打工仔 第8章嬴政啥?隋朝也是二世而亡 第9章魏征,咱少说点话可还行 第10章驾长车,踏平贺兰山缺 第11章朱元璋咱的标儿竟然不是皇帝? 第12章朱棣我到底造的谁的反? 第13章胤礽难道我被父皇熬死了? 第14章朕想看倭国天皇跳舞 第15章倾大明之国力,灭倭 第16章假如华夏所有皇帝随机互换朝代 第17章何为华夏式浪漫? 第18章禾下乘凉梦 第19章非逼着咱在最快乐的时候扇你 第20章华夏的粮食产量多到超乎你的想象 第21章14亿人口的震撼 第22章提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第23章修仙挂机做木工,神仙难救大明朝 第24章秦始皇的震惊,天下大同? 第25章古代状元真的不能低估 第26章九年义务教育的震撼 第27章把书籍价格打下来 第28章勿伤燕王,使朕背负杀叔之名 第29章建文和他的三个智囊团 第30章难道我一生的功绩,洗不清靖难的罪名? 第31章老朱懵了咋都这么短命啊? 第32章叫门天子朱祁镇 第33章此战死战 第34章大明的脊梁于谦 第35章于谦身死皇帝暴怒 第36章老朱又懵了真的是咱的基因有问题吧 第37章建议延迟退休年龄 第38章心脏移植?狗都不信 第39章飞机速度的震撼 第40章假如李白坐上这趟飞机 第41章当代网友诗才 第42章战争罪是什么罪? 第43章为什么总是夜晚打仗?因为白天军师要上班 第44章大清第一口嗨姐 第45章曹操我平生第一次对人妻没了胃口 第46章一天吃300个西瓜,只吃中间那一口 第47章一千万两的生日宴 第48章慈禧,名为太后,实为国贼 第49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第50章佤族和诸葛亮的千年之约 第51章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第52章为何要跪? 第53章以身为饵,请天下人入局 第54章四渡赤水,开启上帝视角 第55章一渡赤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第56章二渡赤水,攻克天险娄山关 第57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 第58章三渡赤水,微操即将开始 第59章四渡赤水,溜敌人比遛狗还要溜 第60章穿越者三大神书,赤脚医生手册 第61章众皇帝震惊秦始皇也要编纂医书 第62章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皇帝们看麻了 第63章《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学完就是全能小王子 第64章穿越者vs位面之子 第65章土地改革?王莽还搞这? 第66章王莽的怒吼刘秀,你是个变态吗 第67章秀儿九千VS42万,优势在我 第68章刘邦罢了,昆阳城丢了就丢了 第69章呼风唤雨召唤陨石,大魔导师放技能 第70章刘秀尔等让路,我要赶回老家娶妻 第71章海湾战争打醒全世界 第72章何为信息化战争?嬴政的猜测 第73章恐怖空战,古人看麻了 第74章恐怖核弹,古人再次看麻 第75章国之重器,怎可假手于人 第76章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第77章就算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核武搞出来 第78章诸君,且听这龙吟 第79章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刻 第80章区区五个海军陆战师,怎可比肩神明 第81章我们华夏人不比别人少个脑子 第82章东风一号,利刃出鞘 第83章两弹结合,东方雄师觉醒 第84章换家战术,真正的降维打击 第85章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第86章钱氏弹道,打不过就加入? 第87章“导弹”内有人,古人大惊 第88章哦豁,有人上天了 第89章华夏人有多会起名?独属于航天的浪漫 第90章天上还能住人?各朝的震撼 第91章月亮上没有嫦娥,神话欺我 第92章你们负责想象,我负责实现南天门计划开启 第93章在古代如何手搓蒸汽机? 第94章原理如此简单,皇帝们欣喜若狂 第95章蒸汽机车原理皇帝们激动坏了 第96章蒸汽纺织机朱棣要搞垮海外国家经济 第97章任选八位三国人物,助你开创霸业 第98章华佗我是神医,不是肾医 第99章他是自己父亲的儿子,还是自己父亲的外孙 第100章近亲结婚还会绝种皇帝们怕了 第101章修马蹄和解压有什么关系? 第102章钉马蹄激动的皇帝们 第103章天花是怎么被消灭的? 第104章天花嘎嘎乱杀,震惊古人 第105章天花消失术,牛痘功不可没 第106章一颗糖丸,拯救华夏三代人 第107章人体临床试验,谁来试药? 第108章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 第109章气象局的炮呢,赶紧拿出来用用 第110章高射炮射天现代化呼风唤雨 第111章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雨 第112章龙王,你下不下雨,不下我炮轰了哈 第113章华夏古代的黑科技天下第一剑 第114章棠溪宝剑硬可斩钉截铁,软可腰剑缠身 第115章棠溪宝剑坚不可摧的秘密 第116章铁匠不如厨子?皇帝们要复刻棠溪宝剑 第117章极致的浪漫,千年绝技打铁花 第118章曹操VS秦皇汉武唐宗明祖,这把高端局 第119章曹操我的梦想是做华夏领袖 第120章这就是我们背诵《滕王阁序》的意义 第121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以捕鱼为业 第122章阁以文传,一序千年 第123章您为汉家去病,我助宋室弃疾 第124章辛弃疾快说你是开了挂 第125章霍去病我背后站着的可是敢把国库打空的男人 第126章兵家常规操作,何挂之有? 第127章匈奴既灭,无以留恋 第128章终是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汉武呐 第129章一生武将梦,却入文人书 第130章正月理发死舅舅 第131章延续千年的思想战争,被篡改的先秦学派 第132章改造儒家,独尊儒家 第133章缝合怪VS集大成者 第134章儒学的首次变革,孔子迷茫了 第135章程朱理学,朱熹是真圣人还是伪君子 第136章20万老弱妇孺建设的生命线 第137章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138章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139章釜山抗倭传奇 第140章女大学生正面硬刚迪士尼 第141章刷…刷掌支付??? 第142章点菜也扫码,所有人都会吗? 第143章下雪就要在马路上撒盐,各朝古人麻了 第144章中学生海水制盐 第145章世界排名第二的盐湖 第146章三国嫂子排行榜,曹操一炮害三贤 第147章曹操一怒为人妻,关羽千里走单骑 第148章曹操麻了,就逮着我的八卦薅吧 第149章假如给民夫连吃几个月泡面会腻吗? 第150章顿顿泡面,我竟然黄袍加身了? 第151章震惊古人的南水北调工程 第152章各朝皇帝都想搞南水北调 第153章大明要建造泵站群? 第154章挖隧洞过黄河?古人大惊 第155章法兰西大革命的结局为何是拿破仑称帝? 第156章平民也有一票表决权,皇帝的震惊 第157章皇帝的疑惑,咱们还搞工业革命吗? 第158章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古人愣了 第159章君主立宪制,攻占巴士底狱 第160章《人权宣言》的亿点点震撼 第161章名场面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第162章通货膨胀,朱元璋慌了 第163章罗伯斯庇尔的“恐怖政治” 第164章拿破仑登场 第165章土伦战役,拿破仑一战成名 第166章葡月暴动,霰弹炮轰 第167章刘彻你也玩闪电战? 第168章李世民法兰西版的我? 第169章雾月政变,拿破仑称帝 第170章盛世安静种地,乱世血溅五步 第171章考公的题真的都这么癫吗? 第172章朱棣也想在大明考行测 第173章假如三国人物能看到属性面板 第174章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第175章粮食战争,中储粮以一敌四 第176章大豆战争,四大粮商和华夏的粮食首战 第177章大豆战争失利,华夏大豆产业链被拿捏 第178章四大粮商再次盯上我国主粮市场 第179章温水煮青蛙,粮价拉锯战 第180章绝杀四大粮商,中储粮含泪赚千亿差价 第181章因为两个人,毁了一座城华夏国运从此改写 第182章比肩神明之人,被混混杀害 第183章已明事理,当斩立决 第184章三国最牛父子组合 第185章马超,很难评啊 第186章如何织造一场文字狱? 第187章一句“明儿”,就被官差抓走 第188章一把心肠论浊清,你这是污蔑大清 第189章征书,朕要编纂《大典》 第190章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 第191章九族消消乐 第192章孔子吾好以德服人 第193章让人醍醐灌顶的《抡语》 第194章半部《抡语》平天下 第195章S3赛季即将开启,我们强的可怕 第196章重生之我是京大嫡校长 第197章总有人在名利场写诗 第198章81192,可以返航 第199章红客巅峰一战 第200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第201章克夫VS命硬 第202章世界第五情报组织,朝阳群众 第203章天竺的种姓制度震惊古人 第204章第五阶层,不可接触者 第205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第206章高铁版“二桃杀三士” 第207章桃子的诱惑 第208章谈判拉锯战 第209章杀猴儆鸡 第210章谈判团队被集体辞退 第211章法外狂徒张三 第212章冥币白嫖,算违法吗? 第213章名场面,粪坑案 第214章古人打开新思路,不止要踩四脚,还要找块砖 第215章西门庆和武大郎潘金莲的那点事 第216章咬狗正当防卫案 第217章为何封建王朝逃不过三百年魔咒? 第218章朱元璋灭了女真族,打破宿命 第219章王朝灭亡真凶,土地兼并 第220章盘点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地名 第221章明修栈道,暗渡宝鸡 第222章战忽局名场面 第223章我一退休老头,懂什么啊 第224章国内没对过,国外没错过 第225章当现实与《维和防暴队》重合 第226章让子弹飞,李善长恨透了司马懿 第227章李善长完了,知道我的死期了 第228章李靖人在家中躺,祸从天上来 第229章为什么大明将亡之际,藩王都袖手旁观 第230章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 第231章朱氏宗亲美丽废物 第232章大明藩王的结局,朱元璋醒悟 第233章大明一个巨大的养“朱”场 第234章殖民地指南皇帝激动 第235章北美大平原,天选之地 第236章皇帝震惊,流放圣地是粮仓 第236章皇帝震惊,流放圣地是粮仓 第237章宇宙文明等级大盘点 第237章宇宙文明等级大盘点 第238章古人破防,他们只比猴子高级一点点 第238章古人破防,他们只比猴子高级一点点 第239章多维文明,还不是宇宙的终点? 第239章多维文明,还不是宇宙的终点? 第240章清末四大奇案 第240章清末四大奇案 第241章光头男尸和财主吵架 第241章光头男尸和财主吵架 第242章和尚换装,新娘诈尸 第242章和尚换装,新娘诈尸 第243章莫老实杀人,县令的脑补 第243章莫老实杀人,县令的脑补 第244章私奔,偷情,真相很是炸裂 第244章私奔,偷情,真相很是炸裂 第245章 假设灵堂,县令办假案 第245章假设灵堂,县令办假案  各朝古人此时齐齐懵逼了。  和尚不是被人用刀捅死的吗?  怎么会出现在张百万大女儿家中,而且还是被活活闷死!  此时,一些敏锐的古人已经开始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  必定是大女儿与和尚有着苟且之事。  【张百万瞬间明白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大女儿守寡,耐不住寂寞与和尚私通,恰逢他意外造访,大女儿怕丑事暴露,匆忙中将和尚藏匿于衣柜之中。】  【然而,由于衣柜密封严实,和尚在长时间内无法呼吸,最终不幸窒息身亡。】  【张百万此时感觉焦头烂额,不仅小女儿的下落成谜,大女儿的丑闻又被他无意撞破,更糟糕的是,他还牵涉到了一条人命。】  【思前想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解决方案。】  【他让人把给二女儿玉珠准备结婚用的凤冠霞帔穿到了和尚的身上。】  【接着就设立了灵堂,对外宣称二女儿玉珠突发疾病死了,一来是掩盖大女儿的丑闻,二来也能给姚家一个交代。】  永乐年间。  朱棣冷哼一声。  “这个张百万好大的胆子!”  “为了一己之私,就蒙混视听!”  “他对外宣传女儿病死,纵使和尚和他女儿体型有差别,别人也不敢检查尸体,他就可以蒙混过关。”  一旁的朱瞻基则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他忍不住惊呼。  “和尚诈尸!”  和尚已经被闷死,还被开设了灵堂,尸体为何出现在水井里?  【然而和尚没死,当时只是暂时陷入了昏迷。】  【当天黑下来不久,和尚便醒了过来,他发现自己躺在棺材中,眼前便是灵堂,身上还穿着凤冠霞帔,这一切显得如此诡异,吓得他急忙起身逃离。】  【张家守灵的下人们目睹了这一景象,吓得四散而逃,以为这是诈尸了。】  【张百万无奈,只能强制命令下人将此事隐瞒。之后,便是姚家前来吊丧时发生的争吵。】  【至于那位和尚的其他事情,张百万表示他并不知情。】  经过张百万的叙述,张家的这场闹剧终于真相大白。  各朝古人纷纷直呼精彩,都对案件的真相涌起了强烈的好奇!  当然,各朝古人纷纷唾弃张百万的行为。  为了自己女儿的名声,置他人性命于不顾,这种行为令人不齿。  天幕中,曹文煌开始叙述他和玉珠私奔的故事。  【曹文煌与玉珠私奔后,准备去投奔他父亲的生前好友、交城县的知县陈砥杰。】  【但两人出逃匆忙,两人没有车马代步,离开阳曲县城后不久,玉珠因体力不支而难以继续前行。】  【正在此时,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于是就敲门求助。】  【巧合的是,这一户便是莫老实家。】  【当时莫老实正在赶着驴磨豆腐,听完两人的遭遇后,他深感同情。再加上曹文煌给了莫老实十两银子作为押金,他便将自己磨豆腐的驴借给了曹文煌。】  【有了这头驴作为代步工具,两人顺利地找到了交城县的知县。曹文煌安顿好玉珠后,又骑着驴返回莫老实家,准备归还驴子。】  【路过晋祠镇吃饭时,曹文煌和一位叫吴一刀的屠夫拼在了一桌。两人相谈甚欢,认为彼此投缘,便叫来酒肉一同享用。】  【兴许是酒精的作用,吴一刀开始向曹文煌炫耀自己的本领,声称自己不仅杀猪总能一刀毙命,还曾一刀杀了一个和尚,并将尸体扔进了井里。】  【曹文煌当时以为是这吴一刀喝多了吹牛,并未放在心上。】  【当曹文煌回到莫老实家时,却得知莫老实已被捕入狱。经过一番打听,他了解了莫老实被捕的原因,这时才意识到吴一刀所说的话并非胡扯。】  【曹文煌深思之后,认为莫老实的冤屈可能与自己有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前往县衙,为莫老实鸣冤叫屈。】  曹文煌的讲述,让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嬴政对莫老实的遭遇深感同情。  一个老实人,借出了一头驴,成全了一对苦命鸳鸯,还给和尚换了身衣服,就遭受了无妄之灾。  不仅挨了顿打,更是被无端地背负上了两条人命的罪名。  如今,有曹文煌的证词,县令只需找到曹文煌提到的吴一刀,进一步核实案件细节。  若曹文煌的证词属实,莫老实将能洗清冤屈,重获清白之身。  【听完了曹文煌和张百万的供述后,县令杨崇民面色骤变。】  【他引以为豪的神推理全错了,显然是判错了案。】  【然而,这起案件已经上报,且涉及两条人命,一旦上级得知他草率断案,自己的乌纱帽肯定保不住了。】  【为了保全自己的前程,杨崇民狠下心来,下令将曹文煌也关入大牢。】  【同时,他迅速撰写了一份新的案卷,上报给太原知府,声称案件有了新的进展。】  【杨县令说真凶不止莫老实一人,曹文煌也是同犯。】  【曹文煌和张玉珠私奔出来,找到莫老实借驴的时候,不慎被和尚撞见。】  【莫老实贪图凤冠霞帔,曹文煌则担心自己的行踪暴露,于是他俩联手杀了和尚,并给和尚换了身衣服后将尸体丢进了井里。因此,曹文煌也应当一同问斩。】  【由于杨崇民一再向知府保证此案无误,太原知府便没有进一步复审,直接上报给了按察使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46章 大明是怎么错过大航海时代的? 第246章大明是怎么错过大航海时代的?  李世民勃然大怒,眉宇间满是不悦与愤怒,他怒斥道:  “这个县令,明知此案乃是冤假错案,却为了保全自己的官职,继续诬陷无辜之人!”  “大唐若是有此等官员,朕......朕真的要判他死刑!”  “噢,判他死刑还得复议好几次,最终能否定罪,还需再议。”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自己定下的“五复奏”制度,突然又生出了一丝怒气。  “这知府也是大胆!”  “不察卷宗,不问案情,仅凭县令的片面之词,就草率定案!”  “简直是一丘之貉!”  此时,长孙无忌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说道:  “陛下,针对朝廷的官员们,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准则,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李世民点点头。  “不仅如此,在民间也需开展普法。”  “张百万除了为人父,想替女儿遮掩丑事之外,恐怕还有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他或许并不知晓自己的知情不报,甚至是一旦过失造成和尚闷死,本身也是违法行为。”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说道:  “辅机,既如此,就由你来负责此事,尽快拟出一个章程来。”  “推动民间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官员的监督管理,咱们共同完善大唐的法制。”  长孙无忌恭敬地应下。  永乐年间。  朱瞻基忍不住咂舌。  “曹文煌也是性情中人,但是实惨。”  “家道中落,青梅竹马要另嫁他人,幸好还能一起私奔。”  “帮人洗刷冤屈,却遭受了无妄之灾。”  “我猜这案件恐怕不会就此结束,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反转。”  说罢,继续向天幕看去。  【更巧的事情来了,之前提到的曹文煌二人投奔的曹家老友,交城县的知县陈砥杰突然获得了越级提拔,升任为了按察使。】  【上任伊始,他便接手了这曲阳县的杀人案。】  【在仔细审阅案宗时,陈砥杰感到十分困惑,曹文煌明明是回去归还驴子的,为何会被卷入此案,甚至成了杀人帮凶被关押在牢狱中?】  【于是他就亲自审理此案,在听取了曹文煌的陈述后,他得知了屠夫吴一刀的存在,并立即派人前往晋祠镇将吴一刀捉拿归案。】  【经过吴一刀的招供,才得知和尚是为何丧命的。】  【原来就在那个拥有无数巧合的神奇夜晚,和尚从莫老实家换完衣物后,在返回寺庙的途中,经过一个小山村的村口时,见一位年轻妇人在井边打水,便心生邪念,上前将妇人扑倒。】  各朝古人心下了然。  原来是个花和尚!  他们纷纷对这个和尚狠狠唾弃起来!  简直是辱了佛门弟子的称号!  【这位妇人正是屠夫吴一刀的妻子,妇人随即与和尚反抗起来。】  【吴一刀从家中出来,想帮妻子提水,见到一个光头男子压在妻子身上,顿时大怒,从腰间拔出了杀猪刀上去就给了和尚一刀。】  【冷静后,吴一刀意识到闯了大祸,于是将和尚的尸体丢入井中,连夜带着妻子逃往晋祠镇妻子的娘家。】  【后来,听闻和尚的尸体在天亮后被发现,吴一刀更加不敢回家,便在晋祠镇妻子的娘家住了下来。】  【随着屠夫吴一刀的归案,这桩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各朝古人已经彻底明白整个案件的始末。  没有一个人为和尚的死而感到惋惜。  毕竟,和尚失德在先,屠夫为了保护妻子杀了和尚,这也在情理之中。  而随着案件水落石出,怎么判定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案件告破后,吴一刀先是被押入死牢,但因杀人有因,且属于失手所致,最终被判杖刑一百。受刑完毕后,吴一刀被释放回家。】  【县令杨崇民因草菅人命被革去官职,莫老实和曹文煌被无罪释放。】  【张百万在受到斥责后,终于承认了曹文煌这个女婿,曹文煌与张玉珠这对有情人也得以终成眷属。】  案件中的众人结局还算是良好,县令杨崇民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整个案子充满了反转和巧合,在各朝古人的啧啧称奇和意犹未尽之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大明是怎么错过大航海时代的?】  洪武年间。  朱元璋凝视着天幕,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这个视频的标题,竟然让人觉得好生遗憾。  朱标也有这种感觉。  “不知道后人所说的大航海时代是什么?”  朱标顿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爹,难道是因为您下的禁海令?”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  “胡说!”  “咱可是从天幕中知道了,老四的永乐盛世是有郑和下西洋的。”  “由此可见,他解除了咱的禁海令。”  “若后人说错过,也当从老四那时开始算起,而非归咎于朕!”  永乐年间。  朱棣有些懵。  他已经派郑和下过几次西洋,彰显国威了。  大明的国力,在此时,在他了解到的国家里,就是世界第一!  这大航海时代是什么?  为何又说大明错过了?  难道是因为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才会国力式微吗?  朱棣心中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而此时,郑和心头涌起一种强烈的情绪。  他觉得这个视频一定和自己有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47章 郑和三下西洋,顺手灭个国 第247章郑和三下西洋,顺手灭个国  【在明朝,郑和的船队无疑是当时这个世界上的最强船队了,可为什么大明还是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呢?】  【这一期咱们将结合郑和与另一位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在古里国(今天竺西南部)的不同经历,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永乐七年,郑和踏上了第三次下西洋的航程。】  【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当中,第三次很特别,因为这一次,郑和顺手灭了个国。】  李世民顿时好奇起来。  尽管对大航海时代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欣赏郑和。  这位大明的航海家,这么猛的吗?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灭国!  永乐年间。  郑和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果然,自己的预感并没有错。  这个视频真的和自己有关!  他站直了身体,也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况。  【锡兰山国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国家,被誉为佛教圣地,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却以残酷暴虐闻名。】  【郑和船队的随船翻译马欢,在他的航海日记中,将锡兰山国称为“裸形国”。】  【据他记载,锡兰山人,巢穴居处,男女赤体,皆无寸衣,如兽畜之形。】  【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地沐浴,有锡兰山人竟然偷走了佛祖的衣服。】  【自此以后,便流传着一个奇特的传说,在此地谁敢穿寸布在身,身上就会生烂疮。】  各朝古人对于这个传说,初次听闻只觉得颇为奇异。  然而,他们并未过多深究。  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些奇怪的习俗,他们虽不理解,但尊重。  而一些儒生则更是口中默念着“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永乐三年,有一群大明佛教徒来到锡兰山朝圣,却遭到了当地官员的侮辱和虐待。】  【郑和听说以后很生气,找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理论,要求亚烈苦奈儿好好约束手下的臣民。】  【然而,亚烈苦奈儿却对天朝使者的态度极其恶劣,粗暴的拒绝了郑和的要求。】  【幸亏郑和脾气好,忍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脸色铁青。  “岂有此理!”  “这哪是拒绝郑和!分明就是拒绝大明!”  “这等蛮夷小国,竟敢藐视大明!”  “这也就来的是郑和,来的要是常遇春,骨头都给他碾碎了。”  朱元璋想起来他的老伙计常遇春有些难过。  但他很快就收起了情绪,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郑和,你为何要忍!”  朱标见状,连忙宽慰父亲:  “爹,此事涉及两国外交,不可轻举妄动。”  “且看郑和后续是如何卷土重来的吧。”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他再次尝试规劝锡兰山国的国王亚烈苦奈儿,然而亚烈苦奈儿依旧态度粗暴。】  【郑和,又忍了。】  【第三次下西洋,郑和本已打算避开锡兰山国,然而出发前,大明皇帝朱棣却向他提出了一个小要求。】  【朱棣准备了大量珍宝,希望郑和能代他去锡兰山国的佛寺布施,还特意准备了一块石碑,希望郑和能将其立于佛寺之中。】  【领导这么点小心愿,郑和当然不能违背了。】  【于是,郑和带上了三千名使者和豪礼,再次踏上了锡兰山国,希望亚烈苦奈儿收下贵重的礼物后,允许他们在佛寺中立碑。】  洪武年间。  朱元璋心中缓缓升出来几个问号。  有什么布施是非要去锡兰山国不可吗?  石碑也是一定要立在别的国家吗?  被人家拒绝了两次,还上赶着给别人送礼要立个所谓的碑?!  老四,你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  永乐年间。  朱棣感觉脸颊有些微微发烫。  他似乎感受到了来自洪武年间,自己老爹朱元璋的不快。  他干笑了两声,试图缓解气氛。  “呵呵,朕这是要在锡兰山国立碑,扬我大明国威!”  然而,等了片刻,他发现四周一片寂静,无人附和。  他只得再次干笑两声,试图转移话题。  “朕决定,以后不再轻易进行布施了!”  “什么佛教!道教才是华夏传承!”  朱高炽顺着朱棣的话说道:  “父皇所言极是!”  “还是留着银子在华夏本土发展道教为好。”  【亚烈苦奈儿礼物是收了,却拒绝了立碑甚至还不打算让郑和回去了。】  【他派人砍伐大树,阻断了郑和和港口船队之间的通路,还打算趁郑和不在时围攻船队,抢夺船上的财物。】  【面对这样的挑衅,郑和自然是愤怒不已。】  【他心想,给脸不要脸是吧?我大明皇帝御制的石碑,今天我必须得立在这锡兰山。】  【别看如今郑和是个情绪稳定的外交官,想当年可是敢率八百精锐直插朱允炆30万大军敌营的人。】  【于是,郑和带领了三千名使臣,唰的一下脱掉官服,露出里面明晃晃的铠甲。】  【这三千人,每一位都是郑和精挑细选出来的明军精锐。】  【他们随郑和一起,攻进了锡兰山皇宫,将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全部俘虏,最后一起打包押送去了大明帝国都金陵城。】  【朱棣并没有杀亚烈苦奈儿,毕竟他是一国之君。】  【朱棣仅仅是废黜其王位,并从他的亲属中另选贤能之人,册封为了锡兰山国的新国王。】  嬴政对郑和的作为表示相当赞赏:  “郑和此行处理得极为妥当。”  “先礼后兵!”  “方能彰显我华夏国威!”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在天幕中学习到的话语:  “惹到我们,锡兰山人算是踢到钢板了!”  而此时,赵匡胤极为震撼。  “大明硬气啊!”  “好好的国王,说废就废!”  他又想起后人总是评价大宋是“大怂”,还有后人常说的“靖康之耻”。  不知道大宋有没有被别的国家逼得换了皇帝。  “唉......”  赵匡胤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如果换成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锡兰山国已经是大明的殖民地了,对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48章 四下西洋,目标西方 第248章四下西洋,目标西方  【在郑和所展现的强大实力面前,东南亚各国纷纷达成共识,大明厚往薄来的贸易政策是真的香,然而大明的利炮轰起人来也是真的疼。】  【永乐十年11月,郑和四下西洋。】  【此时的郑和,俨然已经成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使者。】  【他先是化解了爪哇国和满剌加国之间的冲突,又帮苏门答腊国的王子夺回被抢走的皇位,稳定了当地的政治局势。】  【郑和看了东南亚地区的贸易环境日益稳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决定绕过南亚大陆,向更西的地方探索探索。】  嬴政突然有点羡慕大明朝。  大明朝的国力之强盛,使得东南亚诸国闻风丧胆,无不敬畏。  大秦,要达到大明朝那样的辉煌与规模,还任重而道远啊!  【郑和船队航行到古里国,在第一次下西洋时,为了见证大明与古里国之间深厚的友谊,郑和在此树立了一块石碑。】  【郑和以古里国为桥头堡,进行了补给,修缮了船只,还招募了很多经验丰富的阿拉伯水手做向导,这些水手对即将探索的航线了如指掌。】  【因为古里国有个重要的土特产,香料。每年这些阿拉伯水手会从东非海岸出发来古里贸易香料。】  【那个时代,香料是真的值钱,尤其是胡椒,甚至在当时可以直接作为货币流通,价比黄金。】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就把胡椒当做赏赐,赏赐给了汉王、赵王、晋王,每位各得五千斤。】  “胡椒每人五千斤!”  这一数字让李世民心中充满了羡慕。  自汉武帝开启了丝绸之路以来,无数新奇物品涌入中原,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香料,而所有的香料中最出名的就是胡椒。  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昂贵。  胡椒从遥远的丝绸之路运来,易坏又不容易保存。  这使得胡椒在汉朝供不应求,价格也一直水涨船高,唯有皇家贵族方能享用。  明朝却拥有如此大量的胡椒,可见他们已成功解决了胡椒的保存问题,亦或是得到了那些盛产胡椒的国家的大量朝贡。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展现了明朝在国际贸易和外交方面的卓越能力。  李世民在心中暗自激动。  大唐人也喜欢香料,每年都有大量的胡人涌入唐朝市场,外来香料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买卖。  待他攻打完东突厥,定要打开重新通向西域的门户。  大唐若是有源源不断的香料供应,经济实力毫无疑问会更上一个台阶!  【在大明财政紧张,无法按时发放俸禄时,朝廷曾以苏木和胡椒作为替代。】  【大明有充足的香料,郑和功不可没。】  【胡椒在大明属于硬通货,在欧洲也是妥妥的奢侈品。】  【若一位欧洲人身上散发出浓郁的胡椒香味,那可太有面儿了,欧洲人就该对他说了,我大老远这么一闻,就知道您是位有钱人。】  【西方人甚至戏称有钱人为“胡椒袋”,寓意其家中有一整袋的胡椒,可真是有钱。】  【有了阿拉伯人做向导,郑和船队万事俱备,再次扬帆起程。】  【郑和从古里出发,绕过了阿拉伯半岛,穿过亚丁湾,成功抵达非洲东海岸,途经大城市木骨都束,沿着现在的索马里海岸一直航行到东非的麻林地,继续南下就是风暴角好望角了。】  李世民盯着天幕中的地图,瞪大了眼睛。  “快,快将这个航海路线图详细记录下来!”  接着,他便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心中有了更加宏大的计划。  “看来我们不止要重新恢复陆上的丝绸之路,还得开辟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  【在麻林地,郑和船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麻林人表达了与大明帝国建立友好贸易关系的强烈意愿,还给大明准备了一份厚礼,神兽麒麟。】  【在麻林人民和大明使者的欢声笑语中,咱们去看一看和郑和背道而驰的另一位航海家的故事。】  【郑和抵达麻林地约80年后,达伽马率领着他的四艘小船出海了。】  【达伽马的目标很远大,找到传说中的天竺,带回来昂贵的香料,发财致富。】  “天竺吗?”  李世民喃喃道。  他原本确实有过打算,派遣高僧玄奘前往天竺西行取经,以此传播佛教文化。  后来在天幕中看到华夏后世道教的发展状况后,这个计划就暂时搁置了。  不过,李世民转念一想。  天竺那边盛产香料,又有肥沃的平原适合农耕,派遣使者前往友好交流一番,也未尝不可。  【达伽马历经艰险,终于绕过了好望角,也来到了麻林地。接着,他从麻林地出发,横渡天竺洋,到达了古里国。】  【郑和是从古里国到麻林地,达伽马是从麻林地到古里国。】  【古里国是这个地方的华夏名字,当时的西方人称呼这里为卡利卡特。】  【达伽马满心欢喜地前往卡利卡特的王宫,向国王扎莫林提出了贸易香料的请求。】  【扎莫林表示没有问题,因为卡利卡特是一个开放的港口,向来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贸易伙伴。】  【然而,当扎莫林问及达伽马带来的商品时,达伽马却只能展示少量的玉米、布料、铁器和青铜。】  【然后建议达伽马用黄金来购买香料。但达伽马坦言自己并未携带黄金。】  【不过达伽马还是给国王扎莫林备了厚礼,12匹布、4条头巾、4顶帽子和4串珊瑚手串、4个黄铜洗脸盆、一箱糖和两桶油。】  【这份厚礼自然是遭到了卡利卡特官员的无情嘲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49章 “梅利号屠杀”事件 第249章“梅利号屠杀”事件  这份“厚礼”自然也遭到了永乐年间所有官员的嘲笑。  他们若是出使外国,必定会携带丰厚且体面的礼物。  这些礼物,可是关乎着大明的颜面!  若只带这么点,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达伽马只好乞求扎莫林道,尊贵的山峦与海洋之王,我此次带来的仅是些样品,您能不能先给我些香料让我带回去?我们下次一定会满载珠宝前来交易。您有所不知,我大老远来一趟真的是很不容易。】  【扎莫林不为所动,说你再大老远来,购买商品也是需要花钱的吧。】  【未能如愿以偿地获得香料,达伽马感到极度愤怒。】  【双方因此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达伽马只能狼狈地逃离了卡利卡特。】  永乐年间。  朱家三代对此很是不屑。  买东西要花钱,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达伽马的意图显而易见。  就是想要白嫖!  我先暂且恭维你两句,说这些只是样品样品,拿出来也不算太寒酸。  我只是想拿点香料回去,其实是要空手套白狼。  实在不行我再卖个惨吧。  【大家不用为达伽马感到遗憾,因为他很快会再次回到这片土地,用炮火和杀戮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达伽马返回葡葡牙后,国王听说他抵达了卡利卡特,发现了取之不尽的香料,十分高兴,于是任命他为天竺海军上将,并赐予他二十艘大船。】  【1502年,达伽马再次来到了卡利卡特。】  【途中,他的船队俘获了一艘名为梅利号的阿拉伯商船。】  【船主向达伽马乞求,希望能用四船香料换船上250名水手和50名妇孺的性命。】  【然而,达伽马却冷酷地拒绝了这一请求,并下令将梅利号连同船上的人一同焚烧。】  【绝望的妇女们扯下身上的饰品,乞求达伽马能放过她们的孩子,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最终,除了17名儿童被达伽马抓走外,其余的人全部丧命。】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利号屠杀”事件。】  各朝古人一阵哗然,皆是感到震惊与愤慨。  郑和身为大明王朝的外交使节,面对锡兰山国的无理挑衅,还好言好语的规劝三次,希望能够化解纷争。  最后是因为锡兰山国实在是做的太过分,郑和才忍无可忍,发兵灭国。  再看达伽马,身为一个国家的将军,一言一行皆代表了自己的国家。  而他尚未到达目的地,就已然开始肆意屠杀,甚至对那些毫无反抗之力的妇孺也不放过。  其残忍行径真是令人发指!  可以想象,当他到达古里国之后,得猖狂甚至暴虐成啥样!  【接着达伽马继续进攻卡利卡特海岸,死伤无数。】  【他还命人残忍的砍下尸体的头颅和四肢,还把躯干部分搜集起来,堆叠在船上,并在尸体堆成的小山顶上插上一支箭。】  【箭杆上拴着他写给扎莫林的信,要求扎莫林驱赶所有阿拉伯船只,并断绝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只能与他进行交易。】  【扎莫林回复道,卡利卡特是一个自由港,他不会阻止任何人来这里贸易。】  【达伽马于是展开了更为疯狂的杀戮。】  【他命人把抓来的俘虏直接吊死在船上,然后向岸上的城市民居发射了不少于四百枚的火炮。】  【一时间,炮火连天,烟尘滚滚,原本繁华的城市在炮火中化为废墟。】  【看着这片已经面目全非的城市,达伽马心满意足地驶向了下一个港口。】  【达伽马,并不是采取这种极端手段的个例。】  【随着香料产地的面纱被揭开,航线被逐渐发掘,西方各国纷纷涌入,他们为了抢夺胡椒等香料产地的控制权,不惜发动战争。】  各朝皇帝都沉默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而西方人喜爱掠夺和侵略,早已显形。  古里国因为有着香料这种珍稀之物,就引来外族的觊觎。  华夏的满清时期也是如此。  由于盛产茶叶、陶瓷、丝绸等商品,且整个国家还愚昧无知,而大清皇帝更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就被西方国家当成一块肥美且没有攻击力的鲜肉,最终,整个华夏满目疮痍。  永乐年间。  朱瞻基沉默良久,终于说了一句。  “咱们大明是否过于友善了?”  西方这些国家,怎么像没见过好东西一样的啊!  香料,不过是商品而已,难道不能购买吗!非得靠抢!  朱棣听闻此言,面色凝重地说道:  “咱们应该要警醒了。”  “西方国家正在涌入东方,他们掠夺,杀戮,积累财富。”  “如今我们大明国力强盛,他们自然不敢轻易来犯。”  “一旦他们足够强大,亦或是大明日益衰退,他们就会来侵犯华夏。”  “他们,就是一群环伺大明周围的饿狼。”  “历史上,也正是如此。”  【相比于欧洲人,怀揣播文明于四海,结友谊于万邦伟大使命的郑和船队这边儿,剧情发展显得尤为轻松愉快。】  【永乐十三年7月8日,郑和船队又凯旋了。】  【从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开始,他的船队中就专门设置了专供外国使者乘坐的豪华宝船。】  【大明帝国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了,欢迎各位来大明朝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0章 万国来朝,管接又管送 第250章万国来朝,管接又管送  李世民大感震惊。  竟然还有接人来朝贡这种操作!  这是船停在家门口,外国使者不得不被接走啊!  他只想大呼一声,学到了!  待他成为“天可汗”,他也想效仿一番!  【若你说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无需担忧,大明帝国提供专船接送,确保使者们舒适安全地前来朝贡。】  【这次郑和就带回来了许多老朋友和新朋友,除了东南亚各国的使者,还有非洲友人和神兽麒麟。】  【在郑和带回这只麒麟的几个月前,榜葛剌国也向大明进献了一只麒麟。因此,他此次带回的,实为大明的第二只麒麟。】  【大明皇帝朱棣可太开心了,好事成双,两只麒麟一起现世,预示着大明帝国即将迎来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  【听说大明皇帝喜欢麒麟,各国使者纷纷进献。】  【同于欧洲因争夺香料而引发的“黑胡椒战争”,大明朝的“麒麟外交”在欢声笑语和和平友好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郑和凯旋的同年,由大明另一位外交大使陈诚率领的大明陆路使者团也从西域凯旋而归,他们带回来了17个国家的使者。】  【这些水陆归来的使者们齐聚在繁华的金陵城,朱棣在官办民营高级场所大名鼎鼎的金陵十六楼接待了这些外国使臣。】  【那一年的金陵城每天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嬴政眼眸赫然亮起。  万国来朝!  这是何等的壮丽景象!  永乐年间。  朱棣也回忆起了那年那年灯火辉煌,欢声笑语的金陵城。  那年,他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俯瞰着下方熙熙攘攘的朝贡使节和各国使者,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倾尽全力治理好大明,让这万国来朝的盛景持续下去。  所以,他才让郑和数次下西洋。  他要让大明的国威远播四海!  【外国使臣们在金陵一玩儿就玩了小一年,玩累了准备回家了。】  【大明不止管接,还得管送。】  洪武年间。  朱元璋忍不住骂骂咧咧。  “金陵城一年都张灯结彩!”  “这得耗费多少银子!”  “真是铺张!”  “老四这臭小子!”  “把外国使者接过来朝贡不就完了吗,为何还要让他们在这儿待上一年,甚至还要派人送他们回去?”  “送回去难道不用花钱的吗!”  朱元璋越想越气。  他可算是看明白了,西方国家出海一趟是去打劫的。  而老四这臭小子派人出海一趟就是,快来看看我,我贼有钱,贼有实力,赶紧跟我走,我带你去见见世面!我还能好吃好喝的招待你!  朱标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笑出声:  “爹,如果换做您是老四,您会差人下西洋去接那些朝贡的人吗?”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说道:  “接!当然要接!”  这不废话吗,万国来朝,谁不想要!  朱元璋顿了顿,又说道:  “但是咱可不留别人在金陵城玩一年,还要劳师动众的再一个个送回去。”  朱标微微一笑,解释道:  “爹,您想想,留他们在金陵城游玩一年,他们自然会在这儿消费,这不就能促进金陵的经济发展了吗?”  “而且别人走之前,还会带走大明的商品,这不就是一种贸易往来吗?”  朱元璋一怔,有些狐疑。  “这么说来,这好处还挺多的?”  朱标但笑不语。  【于是,郑和的第五次下西洋之旅开始了。】  【航行前,朱棣召见了郑和,说道:小郑啊,你是我的心腹,我就不和你藏着掖着了,交给你一个支线任务哈,尽量帮我多收集点珍禽异兽。】  【郑和回道:领导,您要这么多珍禽异兽,是准备干什么呀?】  【朱棣微微一笑,到时候将这些珍禽异兽都养在新都城的皇家园林里,那多气派呀!】  【永乐十四年,就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同年,朱棣正式宣布了大明帝国迁都北京的决定。】  【对于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来说,珍禽异兽并不罕见。】  【听说大明皇帝喜欢,各国使者纷纷进献,有狮子、老虎、金钱豹、羚羊、斑马,甚至是大骆驼。】  【永乐十七年,郑和满载而归。】  【朱棣看着自己的动物园品种越来越丰富,自然开心,他特地聘请了阿拉伯人来担任这些珍禽异兽的饲养员,悉心照料。】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又忍不住骂骂咧咧。  养这些珍禽异兽究竟有何用处!  这么多动物吃喝拉撒,每天都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朱元璋想想都痛心。  宣德年间。  朱瞻基手中正拿着一根稻草,轻轻戳弄着蛐蛐。  他瞥了一眼正想劝谏他的大臣。  “这也不能怪我啊。”  “你们看,爷爷他老人家就特别喜欢这些动物。”  “有本事,你们说爷爷去!”  说完,朱瞻基再次低下头,继续专心地逗弄着手中的蛐蛐,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为了奖励郑和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使命,朱棣在北京城精心挑选了一套府邸赠予郑和。】  【这套府邸所在的胡同,由此得名三保胡同。】  【到了清朝,乾隆觉得郑和的事迹太影响大清闭关锁国的国策了,于是将三保胡同改名为三不老胡同。】  【永乐十九年正月底,50岁的郑和再次扬帆起航,踏上了他第六次下西洋的旅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1章 朱高炽登基,下西洋终止 第251章朱高炽登基,下西洋终止  【郑和半生都投入在航海外交事业之中,如今他早已对此轻车熟路,不对,是轻船熟路了。】  【这次航行,郑和拜访了很多国家,在多年的相处中,郑和和这些国家的君臣早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为了迎接郑和使团的到来,榜葛剌国特意翻新了皇宫。】  【更是热情地想要宴请郑和及其整个团队,可惜椅子不够,只得请求郑和的船员们自带椅子赴宴。】  【在这样的友好氛围中,郑和的第六次下西洋航行圆满结束。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郑和会对这次充满回忆的西洋之行怀有深深的怀念。】  【永乐二十二年7月7日,那位改变了郑和命运的大人物,支持他完成六次下西洋壮举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驾崩。】  永乐年间。  朱瞻基突然知道了朱棣的死期,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来,他眼眶泛红,声音颤抖:  “爷爷......”  朱棣立马瞪了过去。  “朕还没死呢!”  “你伤心个啥!”  朱棣轻叹一声,缓缓道:  “生死有命,朕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你不必太过伤心。”  “重要的是,我们要共同守护好大明的江山,延续这盛世辉煌。”  【对于这位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的离世,郑和深感悲痛。然而,更令他心痛的还在后头。】  【朱棣逝世后,太子朱高炽继位,即后来的明仁宗。】  【朱高炽登基后,在大臣夏元吉等人的建议下,他宣布终止一切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并将所有相关船只封存于金陵。】  【听说自己的部门要被解散了,郑和焦急万分,连夜上书向新君朱高炽,说明下西洋的重要性。】  【一旦停止下西洋,大明数十年海上经营所取得的成果将会付之一炬,这这无异于将大明多年辛苦积累的海上权力拱手让人。】  【然而,朱高炽并未采纳郑和的建议。随后,郑和被调离原职,担任金陵守备太监。】  【从此以后,航海成了郑和难以实现的梦。】  永乐年间。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老大,你为何要暂停下西洋的项目。”  “三宝言之有理,一旦停止下西洋,咱们大明多年来在海上经营的所有成果都将化为乌有。”  朱高炽胖胖的身体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回应道:  “大抵是因为要节省开支吧,毕竟,您数次北伐,国库已经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接着,朱高炽把问题抛给了夏元吉。  “你说是吧,夏元吉。”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夏元吉,他瞬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但仍努力保持镇定,谨慎地开口:  “陛下,后人对太子殿下的评价甚高,赞其为华夏难得的仁君。”  “我相信太子殿下节省下西洋的开支,并非出于个人挥霍,而是为了减轻百姓的税赋,让大明得以休养生息。”  夏元吉的这番话,将朱棣想要指责朱高炽的话全部堵在口中。  按大明之前的历史轨迹,他数次北伐,但也给朝廷和国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烂摊子确实需要朱高炽来收拾。  此刻,他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自知理亏啊!  而朝堂下的郑和,此刻感觉如遭雷击。  自大明皇帝朱棣上位后,他便致力于大明的航海事业,且倾尽心血。  他已经数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为大明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不仅为大明朝带回了来自各国的珍贵宝物,还带回来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  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怀揣着更宏大的愿景。  他觉得自己所做的远远不够,还有更多未知的国度等待着大明船队的探索,还有更多的珍禽异兽、奇珍异宝未曾为皇帝带回。  此时,他真的不敢置信。  一旦大明皇帝朱棣驾崩,支持他下西洋的人就没有了。  他无法想象,他的船队,他的船只,封存的那天,他会有多么心如死灰。  【直至宣德五年,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决定重启下西洋的项目。】  【这个项目,最为合适的人选无疑就是经验丰富的航海家郑和了。】  永乐年间。  朱棣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好!瞻基,做的好!”  “朕还记得当年万国来朝,那时朕特意给你出了一道题。”  “万方玉帛风云会。”  朱瞻基脱口而出。  “一统山河日月明!”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说道:  “爷爷,我一直记着那时的盛况,我定要延续永乐盛世的辉煌!”  “万国来朝,四夷宾服!”  朱棣这才满意点头,继续看向天幕,期待的看着郑和重下西洋的情景。  【郑和接到新的调令时,别提多开心了。然而,距离他上一次凯旋归来已经过去了九年之久。】  【郑和迅速召集了那些与他并肩作战多年的老伙计们,维修了老宝船,并期待着早日再次与外国老朋友相见。】  【可此时的郑和,已经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了。】  【郑和这次出使从占城国开始,一路访问了多个国家,最终航行到了传说中的天方,就是天方夜谭那个天方。】  【郑和作为一名伊斯兰教徒,去圣城麦加朝了个圣,然后继续航行,又拜访数国后,抵达了本次旅程的最终目的地古里国。】  【而郑和的人生同样走到了终点。海上乘风破浪的日子虽然让郑和沉醉,可长时间的航行对身体的损耗极大。】  【已经六十二岁的郑和不幸病倒,最终在异国他乡的古里国离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2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252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作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遵循着伊斯兰教的习俗,人死后三日必须安葬。】  【于是郑和长眠于古里国,船队只把他的发辫、衣服带回了大明,并在金陵城城外为郑和修建了一座衣冠冢,郑和浩瀚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郑和死后,大明下西洋的项目也逐渐被搁置了。】  永乐年间。  朱家三代和朝堂上的官员都有些动容。  他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帷幕,凝视着郑和波澜壮阔的一生。  而此时,郑和的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  能够安息在自己深爱的大海上,是身为男人最向往的归宿。  就让他魂归大海,继续守护大明吧。  嬴政心中突然涌起一阵对徐福的嫌恶之情。  同为航海的领队人,徐福与大明的郑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人家郑和,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为着大明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打通贸易,甚至不遗余力地满足皇帝的喜好,远涉重洋搜集珍稀动物。  而徐福呢,骗他吃丹药,骗他要出海寻仙人,最后借机东渡逃跑!  嬴政的拳头紧握着,仿佛能听见指节咯咯作响的声音。  若不是徐福留着还有用,他早将徐福杀了!  如今,嬴政已经任命蒙恬为灭倭大将军,蒙恬正忙于为大秦训练精锐的水师。  大秦若是也需要多次出海,蒙恬再适合不过。  【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自航海大发现以来,那些西方强国都是重视利用海洋的国家。】  【例如,鹰国自16世纪开始,便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逐步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霸权国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  【再看彼得大帝,他通过夺取出海口,将毛熊国领上了崛起之路。】  【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倭国,同样是在注重发展海上力量后,逐步崛起为世界强国之一。】  【我国尽管是传统的陆权型国家,但我们同样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滨海国家,并在历史上长时间占据海洋优势地位。】  【我们曾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最庞大的船队和最强大的海军,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丽篇章。】  【然而,在后来的大航海时代,我们却逐渐落后,这导致了近代以来百年的屈辱与落后。】  嬴政突然有些懂了,为何后人会觉得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那么遗憾。  倘若当初郑和的船队驶向大西洋,是为了殖民扩张,而非单纯传播文明与友好交流,那么历史的走向或许将截然不同。  在那样的情境下,大明帝国或许能够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将西方各国压制得毫无喘息之机,丝毫没有发展余地。  如此一来,世界的中心将一直属于华夏,华夏文明也将持续辉煌,不会经历后来的那段屈辱历史。  而后人对朱棣的评价,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说不定都没他这个千古一帝什么事了。  【漂亮国《国家地理》杂志是如此评价郑和的,说郑和率领的15世纪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舰队,却从未流露出任何殖民的野心。】  【他率领着两三万身经百战的士兵,却没有占领过他国的任何一寸土地。】  【但视频的最后,咱们再讨论一下,大明究竟为什么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呢?】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没有需求。】  【在奥斯曼帝国强势崛起后,原本西方从地中海到东海的传统海上贸易路线的过路费变得更贵了。】  【西方商人想去遍地黄金的东方找香料,同时又希望避免高额的通行费用,只好绕远去探索新的航路,这也推动了航海技术的持续进步。】  【而反观大明呢?香料等商品对大明来说近在咫尺,无需远行。】  【而且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在西方市场上极为抢手,大明只需坐等商人上门交易即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同于大明的航海禁令,欧洲的航海家如达迦马、麦哲伦、哥伦布等,都是在各自国王的全力支持下开始远航的。】  【而且这些航海家只要探索到了新大陆,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财富,还可能得到总督等高位,加官进爵。】  【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欧洲航海家们纷纷加入了这场航海热潮,涌向了他们的财富之海。】  【他们当时不会知道,他们的贪婪将对世界的走向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哥伦布之后,西方出现了无数个哥伦布,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洪武年间。  朱元璋有一瞬间的恍惚。  “原来还是和咱的航海禁令有关系。”  大明建立伊始,内部仍有前元的残余势力未彻底肃清,外部则有方国珍和张士诚的旧部逃至海外,他为了大明的稳定才实行了航海禁令。  当然,他也知道东南沿海地区并不适合耕种,禁海令的颁布对他们的生活无疑会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大明的长治久安,才是重中之重。  在观看了诸多关于外部世界的视频后,他也逐渐意识到,海外并非一片荒芜,而是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华夏不能再以“天朝上国”自居,而应该积极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与互鉴。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感到一丝庆幸。  “还好咱已经放开禁海令,让大明商人出海,广寻玉米、土豆、红薯。若是能寻到,朕定有重赏!”  “咱再加一条,凡是寻回其他对大明有益的作物、技术或物品者,也重重有赏!”  “噢,对了,若是商人带回来其余国家的情报,尤其是西方国家,视情报重要程度,再行嘉奖。”  大明确实不屑于掠夺其余小国,但掌握情报却至关重要。  那些西方国家,若是大明有余力,再去灭掉。  他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如此安排,后人就不会怪咱了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3章 华夏人的特色BUFF 第253章华夏人的特色  此时弹幕弹出。  “你让以世界中心自居的王朝去做海盗,文化就决定了不可能。”  “大航海时代,明朝相当于逛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啥都新奇,就是逛几次就没意思了!欧洲可是强盗进了别墅区,看见几个老头子保安,那不得天天来啊!”  “郑和下西洋应该商业化,让民众参与进来,这样航海就不会中断,华夏也就不会落后。”  “那是个很烧钱的事,在那个年代很难持续下去,并且利不在当代。”  永乐年间。  朱棣低声重复着天幕中那句令人深思的话语。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这句话是对郑和的盛赞没错,可又何尝不是一句叹息呢?  在华夏的历史中,每当中原地区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四周的小国皆会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寻求中原的庇护与认可。  他派遣郑和数次下西洋,也是希望将中原的文化和价值观传播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以此彰显大明王朝的威仪。  所以,他理所当然认为大明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而明朝向其余国家传递的理念,也一直都是以和为贵,从来未想过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更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  此刻,朱棣凝视着天幕上的弹幕,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如果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像西方的航海家们在各地建立殖民据点,那么,后世的世界格局很有可能依旧会以华夏为中心。  也许这就是后人的遗憾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朱棣看向朱高炽,眼中带着一丝探寻与期待。  “老大,你如何看待这个大航海时代。”  朱高炽稍加思索之后回答道:  “父皇,儿臣认为,咱们下西洋是为了广施恩威,而非图谋小国的财富。大明国力强盛,掠夺小国,简直是耻辱。”  “而西方国家开辟新的航路,却是为了殖民与掠夺,与咱们有着天壤之别。”  “西方各国热衷于开辟新航路,儿臣猜测是因为西方的工业革命兴起,他们迫切地需要更多的市场和更加廉价的原材料。”  “自天幕现世后,大明也有了开展工业革命的契机,大明或许也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和寻找原材料。”  “当然,咱们只控制其余国家的经济就好,不用掠夺。”  “大明乃礼仪之邦,咱们干不出来那种事,您说对吧。”  朱高炽突然露出一丝憨厚的微笑。  “嘿嘿,控制经济发展也相当于控制国家发展命脉了。”  朱棣轻轻颔首,很是满意朱高炽这番说辞,接着他的目光转向郑和。  “三宝,下次你率队下西洋时,把蒸汽纺织机织出来的布匹带上,打开市场。”  “呃......至于那些珍禽异兽,就不必再费力寻找了,我们更需要的是廉价而丰富的原材料。”  郑和听后,立刻恭敬地低头应允,随后他抬起头,郑重说道:  “陛下,臣恳求您不要停止下西洋的活动!”  “臣愿为大明的航海事业,奉献毕生之力!”  “若有一天臣离世,也请陛下一定要坚持。”  朱棣深深地看了郑和一眼,心中明白他的忠诚与执着。他缓缓开口:  “朕自然明白你的心意。待大明将周边海域的小国逐一安定,航线彻底确保安全后,朕会下令让更多的百姓参与进来。”  “三保,一定要保重身体。大明的航海事业,还得靠你培养接班人呢!”  各朝皇帝也对大航海时代略有一些想法,尤其是一些极有野心的皇帝。  在他们与大臣们讨论声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华夏人特有的BUFF,你拥有几个?】  【这才是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各朝古人一脸疑惑。  何谓BUFF?  他们虽然不懂这个词的意思,但是不妨碍他们想听!  毕竟他们也想知道,老祖宗的文化底蕴,后世到底传承了哪些。  【华夏人有哪些特色的buff?这其实难以一一列举,毕竟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每个华夏人都有着深入骨髓的战术素养。】  【抛砖引玉、借刀杀人、趁火打劫、金蝉脱壳、瞒天过海、调虎离山等等词语,你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的,并且回忆一下自己是否运用过呢?】  各朝古人看着天幕中满屏的战术性词语,他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而后人应该应用的更加炉火纯青吧。  毕竟在后世,普普通通一小伙,在非洲就是军师般的存在!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擒贼先擒王!】  【短短几个字就能清晰的传递出一个作战的方案!】  刘彻不禁颔首赞同。  他的小将军霍去病的闪电战战术正是如此!  【菜市场里的买菜大妈知道欲擒故纵,故意嫌菜价贵转身离开。】  【而摊主知道苦肉计,好好好,今天亏本卖给你。】  各朝百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这些经历仿佛似曾相识。  谁还没经历过讨价还价呢?  卖惨又有谁不会呢?  与此同时,各朝武将此时都表情复杂。  欲擒故纵、苦肉计,在后世竟然是这么用的吗?  还怪合理的!  【每个词汇的背后都承载的都是千年的历史智慧与经验。】  【数千年的金戈铁马、攻城拔寨,为华夏民族积淀了深厚的战略战术底蕴。】  【这些丰富的经验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更在无形中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华夏人的心中。】  【无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他们都知道什么是以假乱真。】  【就连咨询男性问题,各位帅哥都会以“我有一个朋友”开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4章 种菜,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神农基因! 第254章种菜,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神农基因!  各朝男子秒懂这句话的含义,纷纷露出了些许尴尬的神情。  没办法啊,谁还没有个难言之隐。  直接说自己有啥毛病,可是会被人耻笑的啊!  只能说他们有个朋友了。  【另外,华夏人还有一种独特的信仰观,堪称是左右横跳的无神论者!】  【左眼跳了,今天要发财!】  【右眼跳了,什么鬼!封建迷信要不得!】  各朝古人有些无语。  不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吗?  所以发财就信,有灾就是封建迷信呗!  【算命的如果说你前世是大罗金仙,你会觉得理应如此,自己肯定是天命所归,注定不凡!】  【如果说你前世是个乞丐,今生想要改变命运很是艰难。】  【你立马冷笑一声,“我呸,你个死老登,吃我一脚!”】  各朝古人挠挠头。  好像也有些道理。  算命的若是说他们是乞丐命,他们必然要掀了算命摊子!  吓唬谁呢!  江湖骗子,竟然敢如此妄言!  我命由我不由天,岂是你能轻易预测的?  【西方人往往认为神明无所不能,神意不可违背。】  【因此,当遭遇不幸或倒霉的事情时,他们常常倾向于向上帝寻求救赎,期望通过忏悔和祈祷得到神的宽恕和指引。】  【而华夏人遇到倒霉事,一开口则是老天爷瞎了眼!】  各朝古人仔细想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是!  若是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必然是先骂一顿老天爷!  老天爷也承受了太多呀!  【神仙在华夏人的眼里,充其量就是个公务员。】  【他们若是能尽职尽责,管理得当,我便多多敬拜。若是这些神仙光吃香火不办事,华夏人就会让他们立马知道马王爷到底长了几只眼睛。】  【比如说龙王,若是未能准时降雨,轻则将其塑像从庙宇中搬出暴晒,重则拳打脚踢。】  天幕这么一提醒,各朝皇帝倒是想起来了。  世上根本没有龙王!  即便举行再多的祭祀仪式,也无法凭空唤来雨水。  如此一来,每年祭祀的银钱便可以另做他用了。  赶紧把龙王庙拆掉得了,晦气玩意儿!  【神仙可以沟通控制,当然也可以戏弄。】  【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华夏人民有用芝麻糖和年糕祭拜灶王爷的传统。】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用食物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向天庭汇报工作时少说些坏话。】  【虽然华夏人民常常谈论轮回、上辈子和下辈子,但他们最关心的永远是现世的柴米油盐。】  【比如,有人一大早跑去拜财神,却误入了送子观音庙。】  【这个时候他非但不会生气,反而要上演华夏人独有的BUFF:来都来了!】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一句来都来了,都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和分歧。】  各朝古人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对啊!  来都来了,拜拜再走吧!  大老远来一趟,不拜拜都有点亏了!  既来之,则安之。  多大点事儿!  【华夏人最强的BUFF,就是种地!】  【你根本想象不到华夏人有多爱种菜,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神农基因。】  各朝古人瞬间眼神就亮了。  这话可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又不会凭空产生,当然得好好种地!  朱元璋听后也颇感满意。  连他当皇帝了,都热爱种地。  后人也爱种地,继续传承这份对土地的热爱与敬畏,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华夏的劳动人民展现了他们无尽的智慧与创造力。】  【只要是有土的地方,华夏人就能把其变成菜地!】  【当然,对于华夏人而言,在空地里种菜,只是常规操作。】  【有院子的种院子,没院子的种阳台,没阳台的上天台,实在不行,搞个饮料瓶也能凑合凑合。】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有条件要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种。】  各朝古人被后人各种稀奇古怪的种菜方式惊掉下巴。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世,种菜和收菜或许已经借助了先进的科技手段。  而后人没有忘本,仍然亲自动手种地!甚至是想方设法的在各种条件下种地!  这真的让他们感到无比欣慰!  【当然,这还不是最离谱的,2020年的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并携带着月球土壤归来。】  【外国网友关心的都是能不能分点月壤来研究研究,而华夏人关心的是月壤能不能种菜?】  【然而,经过科学验证,月壤并不适合直接用于种植。】  【这么大个球,怎么连菜都种不了!】  【数千年来的奔月执念,终究是错付了。】  【但请别灰心,我们的空间站都成功种植了蔬菜,月球上种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各朝古人目瞪口呆。  后世人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些?!  地球上有那么多广袤而肥沃的平原,这些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种地需求了吗?还想去月球上种地?  他们抬头看向天空,只见高悬的太阳熠熠生辉。  那下一步呢?不会是去太阳上种地吧!  【如果有人问华夏人最独特的buff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逆袭报复精神。】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5章 丹书铁券 第255章丹书铁券  【华夏的历史长河中,从不缺乏屌丝逆袭的故事,这也是华夏网络爽文能在全球独树一帜的原因!】  【男子蛰伏十年,总有一天会王者归来!】  【女子则苦读甄嬛,最终将那个贱人打入冷宫!】  洪武年间。  朱元璋嘴角泛起一抹得意的微笑。  这说的不就是他吗?!  谁能想到一个开局破碗的乞丐,最终能逆袭成皇帝!  而且还是开国皇帝!  而永乐年间的朱棣,则陷入了片刻的恍惚。  似乎是看到了那段被朱允炆逼得在猪圈中吃猪食,来装疯卖傻的日子。  那段日子,真的是苦不堪言。  朱棣突然打了一个冷颤。  自己可太不容易了,以仅仅八百府兵就发动了靖难!  还好自己成功了,不然自己可能要吃一辈子猪食!  嬴政则有些感慨。  他原本是秦国的公子,却命运多舛,被送往赵国作为质子,远离故土,寄人篱下。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被接回秦国,登基为王。  然而,皇权并未如他想象中那般稳固,他无法直接亲政,只能暗中谋划。  至于他的母亲,那段往事,他宁愿深藏心底,不愿再提及。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蛰伏,精心谋划,步步为营,才终于成就霸业!  这可能就是后人眼中的逆袭吧!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深植着一种无论遭遇何种逆境,都坚信自己能够逆袭成功的信念。】  【华夏人不相信有永恒的财富与权力,这种观念使得华夏社会既不会出现如天皇般的全民共愤的养殖传统,也不会像棒子国那样,让财阀既掌握财富又控制政治。】  【正是这种逆袭的报复心理,让华夏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始终能够韬光养晦,负重前行。】  【国家的命运,塑造了国民的性格。】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从未曾占据过主导地位的国家,其国民往往难以体会到那种唯我独尊的豪情壮志。】  【但对于华夏来说,我们曾经辉煌过,也经历过苦难与屈辱。正是这种历经沧桑的自豪感,让我们拥有了昂首向前的底气。】  【曾经受过的屈辱,我们坚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为曾经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这叫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各朝皇帝的脸上渐渐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后代子孙们啊!你们的祖先曾经辉煌无比,你们又怎么会逊色!  你们就是应该有血性!就是应该有唯我独尊的霸气!  我们华夏,从始至终,就是这世上最牛逼的!  你们地盘不够种地,就由我们老祖宗去礼貌借用!  西方国家欺负你们,我们老祖宗就去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华夏那样,一方有难,不计一切的八方支援。】  【各省总是会倾尽所有,有什么给什么,能给多少给多少。】  【在同胞遭遇到自然灾害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每个华夏人的心声。】  【可这种思维老外根本无法理解,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不抢夺资源已经很好了,怎么可能还会想着帮助别人呢?】  各朝古人嗤笑一声。  生死攸关的时候,自然是要拧成一股绳。  没有五千年的底蕴,外国人是真的不会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曾经有一张华夏军人救灾的照片传到了国外,却遭到很多国家的嘲笑。】  【他们嘲笑华夏军队休息的时候不仅不拿武器,甚至连个站岗的人都没有。】  各朝古人也有些疑惑。  华夏后世军队没有警惕意识吗?  都没有带任何武器,也没有安排巡逻放哨的人。  不怕在睡觉的时候,被一锅端了吗?  连最基本的安全意识都没有,这样的队伍能有什么战斗力吗?  【他们不懂华夏军人的含义,更不懂得华夏人民对军人的深厚感情。】  【外国的部队前往灾区,难民们可能会向他们扔手榴弹、炸药包,而我们华夏军人则是担心要如何避免被榴莲砸到满头包。】  【投喂解放军当然也是华夏人独有的BUFF。】  各朝古人无不感到深深的震撼。  后世百姓是得有多信赖和感激军人,才会做出追着喂食这种行为。  而各朝的士兵则是纷纷酸了。  若是乱世,他们绝大部分人多数时候都会去镇压百姓的起义军。  百姓对他们或许充满了敌意,甚至忘却了他们也曾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后世军民之间的这种深厚情感,如同鱼水相依,真是羡慕不来啊!  【不仅如此,华夏人独有的BUFF还有很多,例如极强的家国情怀,这种强烈的民族感已经上升到了种族的水平。】  【还有华夏式的浪漫,还有热爱和平但是战斗力超强,还有最能吃苦耐劳的民族等等等等。】  【五千年文化传承,绵延不绝,每一个BUFF都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印记。】  【外国人难以理解,但这正是华夏民族的独特之处,或许这就叫做野猪吃不了细糠。】  老祖宗们看着这些,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千年的智慧烙印在后人的血脉之中,这何尝不是对他们的认可。  在各朝老祖宗的欣慰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一个跨越千年的玄妙故事——丹书铁券!】  【历史在有些时候竟然也会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公元897年,即唐乾宁四年,唐昭宗在这一年的八月,赐予了浙江镇海、镇东两军的节度使一件无比珍贵的物品。】  【这个宝贝就是丹书铁券,受赏者名叫钱镠,所以这个铁券又叫钱镠铁券,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丹书铁券,也是华夏唯一保存下来的唐代铁券实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第256章 韩信,死得最惨的战神 第256章韩信,死得最惨的战神  【这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珍品,本身就具有小说都写不出来的传奇色彩。】  【想象一下,它曾经一藏深山,二沉深水,七登天子之庭。】  【历经千年,辗转得失数次,最终竟然奇迹般地完好无损地回到了钱家的手中。】  【天机之玄妙,不外如是。】  【但更为引人入胜的,是这件铁券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的神奇之处。】  【下面,故事正式开始。】  “丹书铁券?”  刘邦皱了皱眉,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这不是他搞出来的东西吗?  所谓丹书铁券,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免死金牌”。  他曾给一些功臣颁发过这样的铁券,其中给韩信的那份,他印象尤为深刻。  那铁券上刻着:与齐王约信,日后有过,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铁器不杀。以天地为证、以符券为信。  这设置了一个几乎不可能杀人的条件,几乎是可以全方位免死的丹书铁券了。  虽然韩信运筹帷幄、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总让他心生忌惮,每次提及韩信,他就感觉如芒刺在背。  然而,论功行赏,为了稳住韩信,他又不得不封其为侯,赐予这份特殊的铁券。  只希望韩信日后不要生出异心,背叛他啊!  毕竟,有了这份铁券护身,韩信若是心生反意,那可真是不一般的难杀!  刘彻对汉高祖刘邦颁发的丹书铁券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这些看似给予功臣免死特权的金牌,实际上并未能保障他们的善终。  持券功臣中不乏获罪之人。  毕竟功臣们一旦地位过高,就会功高盖主,为人忌惮。而且,即使手握免死金牌,也不能成为他们肆意妄为、知法犯法的护身符。  也许丹书铁券,看似功臣的免死金牌,实则催命符。  高祖与韩信有约,若杀他,需不见天、不见地、不见光、不见铁器。  然而,吕后设法让人把韩信装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袋子中吊起来,命宫女用竹签慢慢将他捅死。  韩信一世英豪,在战场上斩军杀将,威震四方,最终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死于一群女流之手。  这样的结局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而此时,天幕中的这番说辞,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铁券本身就是一件物品,或者说是皇帝给予功臣们的一种承诺和象征,也可以说是皇帝画的大饼。  真正神奇的,是持有铁券的钱家!  竟然历经千年,还安然无恙!  这本身就是最神奇的事情吧!  【提及这丹书铁券,不得不先从钱镠这位传奇人物说起。若要用“人杰”来形容他,恐怕都显得过于谦逊。】  【他去打仗,就能碾压当时横扫天下的黄巢。】  【他治理水患,就被百姓们供成了“海龙王”。】  【他去通商,使吴越地区成为千年以来的贸易繁荣之地。】  【他给妻子写了一句诗,就成了流传千古的最美情书。】  苏轼回忆起了他被贬为临安通判期间,当地儿童总是传唱的《陌上花》。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当地百姓说,这歌词背后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当初钱镠的妻子每年春天都要回临安老家。某年春天,钱镠想念妻子,于是挥笔写下了这封深情款款的信。  他听闻此事后,心中涌起万千感慨。  那首歌的旋律含思宛转,听之令人心生凄然,但又让他觉得其词鄙野。  于是灵感迸发,挥毫泼墨,写下了《陌上花》三首,作为这首歌的替代。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当时打动他的,或许是那个“归”字吧。  【然后,他顺手去平定叛乱,当朝皇帝就亲自颁发了丹书铁券。】  【这铁券上明确记载,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钱镠本人可免死9次,而他的子孙也能享受3次这样的特权。】  【钱镠的一生都顺风顺水,这丹书铁券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件收藏品,从未真正派上用场。】  洪武年间。  朱元璋对于天幕中关于钱镠的描述稍显不满。  钱镠的厉害之处,远不止于此啊!  钱镠曾效力于临安指挥使董昌麾下,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当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之际,钱镠并未盲目追随,甚至写信规劝董昌,与其孤守一隅称帝,不如当一个节度使,如此可保终身富贵,并劝董昌向唐朝谢罪。  只是董昌并不听劝,于是钱镠请旨讨伐董昌,以平定叛乱。  因此,唐昭宗赐予他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的职位,并赐予他丹书铁券,并恕其九死。  后来钱镠先后被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国王。  如此有勇有谋,有治国才智之人,在唐末那样的乱世,却都一直都没称帝,而是将吴越国治理得日益富庶。  钱氏政权,也是历史上难得的没有昏君的政权了。  这也是他好奇钱镠的丹书铁券,想要观赏的原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就到了宋朝。】  【先后有三位皇帝调阅了这个丹书铁券,而后又很有礼貌的还给了钱家,顺便还与钱家通了个婚。】  【正因如此,当宋朝编纂《百家姓》时,钱姓便被排在了皇族赵姓之后,位列第二。】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1369年,即洪武二年。】  【太祖朱元璋也起了好奇心,调阅了钱镠铁券,而且这位洪武帝为了检验其上刻字的深浅,竟然抽出了佩刀,把第一行的最后一个“朔”字给刮去了。】  【这一举动,无异于为这份铁券打上了一个独特的“防伪标识”,大家去国家博物馆看到这个铁券时记得留意。】  【当时朱元璋看完后很是感慨,只能说牛人都佩服牛人,所以朱元璋也很有礼貌的归还了铁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