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抗战川军崛起/ 第181章 李宗仁的决心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1章 李宗仁的决心

    “撤退!撤退!”  在军官的命令下,损失惨重的日军士兵终于绷不住了,他们仓皇撤离。  “这小鬼子撤了。”  此时阵地上的张平松,看着退回去的日军松了一口气。此时精神放松之后,他才感到肩膀上传来的阵阵疼痛。之前的白刃战中有个小鬼子给他肩膀来了一下,不过对方也付出了一条命。  “连长,你情况怎么样,都流血了?”  此时一名老兵跑了过来,看到张平松肩膀流出的鲜血。赶忙从口袋掏出半卷纱布,立刻给他包扎起来。  “放心吧,死不了的。”  “对了,统计一下,我们还剩下多少弟兄。另外还有多少弹药。”  等老孙头给自己包扎完毕之后,张松平让对方立刻统计一下人员和弹药。这可是他们守住阵地的根本,大意不得。  “我的,我这就去。”  老孙头立刻应下,拍拍屁股就去了。  不过很快他就回来了。  “连长我们三连还有29人,刘排长没了。另外弹药所剩不多了,平均每个人还有二十多发,连里的机枪还剩下两挺。”  “这一仗弟兄们又少了一半。”  一听老孙头的话,张松平眼神一暗,这要是再打一场,他们三连人都要没了。想到这里,张松平从上衣口袋摸出两支皱巴巴的香烟,和老孙头一人一支的点上。  “派个人给营里传话,将我们三连的情况报上去。”  “好,我这就派人去。”  三连的情况在焦山并不是孤例,而是二十军团的真实写照。在与日军第十、116师团的多日激战中,二十军团伤亡过半,其中步兵部队伤亡更是达到了夸张的三分之二。  以至于二十军团已经开始抽调其他兵种,充当一线的步兵单位。  “给徐州战区司令部发电报,告诉他们,我二十军团现兵疲粮尽,伤亡早已过半,防线已经岌岌可危,随时有溃败之势。”  “是,军团长。”  此时的汤恩伯状态非常不好,赤红着双眼,许久没有打理的面容透露着一股憔悴,发黄的手指以及一身浓郁的烟味,足够说明这位汤司令最近的状态。  “等等,发一份电报郑州,用词稍微修改一下。”  “是。”  等通讯军官离开之后,汤恩伯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又开始抽了起来。身上的压力太大,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要抽一支。  其实想要抽烟的不止汤恩伯一人,他目前的对手矶谷廉介同样十分的头疼。  面对与二十军团战事,目前他的第十师团以及清水喜重的116师团,都感觉有些骑虎难下。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明知道一旁还有强敌在侧的情况,他们没办法对眼前的汤恩伯部使出全力。而不用全力则根本打不垮眼前的这支部队,这也就形成了他们与二十军团在焦山相互失血。  虽然汤恩伯部损失更大一些,但是他们的损失也不小。  “矶谷君,目前我们两部伤亡已经高达八千多人,携带的弹药也已经消耗大半,这对我们非常的危险。”  此时在指挥部内,清水喜重开口向矶谷廉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八千多人的伤亡,对于他们两支部队而言,也是非常多了。要知道他们汇合之后,总兵力在4万人左右。扣除预备队以及其他方向的警戒部队,在焦山作战最多时,也才两万多日军。  “清水君,你说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久攻不克和无功而返,对部队的伤害性太大,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方面军派来的增援部队已经启程,此时停止对焦山的进攻,对我们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很明显,矶谷廉介话里话外都是拒绝的话。其实除了他说的这些理由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焦山之战是他一力推动的,如果真这样没有战果就灰溜溜的撤退,他矶谷廉介会被人耻笑的。  更何况他们所担心的四十七军,都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尤其是周边根本没有其身影。这种情况下,矶谷廉介不介意赌一把。只要将焦山守军击溃,至少他可以宣称这一仗是为了消灭中国的精锐部队。  “矶谷君,对于焦山的作战,我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重视,那就是需要足够的预警部队。以防止被敌人突然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的位置。”  面对坚持己见的矶谷廉介,清水喜重考虑一会之后,提出了一个建议。  “没有问题,我会将警戒部队派出二十公里之外的。”  ……  “李长官,这是委座从郑州发来的电报。”  此时在徐州指挥部内,参谋长徐祖诒拿着一份电报递到了李宗仁的面前。  “电报上说什么?”  李宗仁此时并没有接过电报,反而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巨大的沙盘上。  “委座询问焦山战斗的情况。”  既然李宗仁没有接过电报,那他这位参谋长也有义务将电报内容告诉他。  “我就知道,这汤恩伯一天三份求援电报,一份比一份说的凄惨,肯定有人是坐不住的。”  “司令,汤恩伯说的凄惨,但是其部队伤亡的确很大。为了保险起见,是不是派支部队上去分担一下压力。若是二十军团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太好交代。”  徐祖诒此时决定还是拉一把汤恩伯,便提出抽调一支部队北上分担压力。  “徐燕谋,你啊~”  李宗仁是什么人,一听就基本猜到对方打得什么主意。  “司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此时若我袖手旁观,真出了什么事,我没办法交代。”  面对李宗仁指责,徐祖诒坦然说出自己的原因。  “那就调孙连仲部上去,让他们北上为汤恩伯分担压力。另外给四十七军发电报,让他们做好战前准备,随时等我的命令。”  “是。”  既然要动,肯定光是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是不成的。既然要打,那么李宗仁决定拿出手中的王牌,四十七军。  虽然出击的时机还没有到最佳,但是已经算目前最合适的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