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6章 盲生她发现了华点

    “虎爷,这猴子是个皮软的,恐怕很快就会把咱们给供出来啊。您看咱们要不要先离开这清泉县,派人回去请示一下三少爷和老爷?”  一处隐秘的民宅之中,今日在县衙前搅弄是非的几名混子正凑在一起,向主位上的虎爷进言。  说来猴子也是倒霉,怎么就被一个傻大个儿给缠住了呢?  “无妨。”  虎爷瞥了一眼跟前的几个喽啰,语气轻慢道:  “那宋以春知道了咱们的来历又如何?猴子持刀伤人有罪,可咱们没罪啊。说说是非罢了,若非猴子自己没脑子,县衙也不会把他怎么样的。”  “真的么?可虎爷,咱们毕竟是邓家的人,宋以春跟柳家同气连枝,会不会借此给柳家出气啊。毕竟他那学生不是快要……”  其中一个混子心里还是没底儿,毕竟他今日可是亲眼看见猴子被抓的。  谁知他话还未说完,便被虎爷狠狠扇了一巴掌。  “他敢!”  那胆小混子给这一巴掌扇蒙了,连带着另外几人也往后缩了缩。  虎爷见他们不再多言,这才道:  “这信肯定是要给三少爷和老爷送的。毕竟这宋以春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两个神医,尤其是那个叫柳曦的小娘子。”  说到这里,虎爷那张肥大油腻的脸上竟露出一抹笑来:  “哼,柳家,又是柳家。之前出了个玉奴,如今又来个医女,咱们三少爷可最喜欢这些了。”  “虎爷,您的意思是……”  胆怯混子大起胆子问,虎爷自也毫不吝啬的答道:  “去,花钱去街上找个画匠,让他务必将那小娘子给爷画下来,爷有大用。”  一众混子一开始还没明白能有什么用,直到虎爷笑着在他们耳边低语了一句“柳玉奴”,他们这才纷纷淫笑出声。  宋以春这种人啊,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想让他要么跟了绿林军,要么顺了他们老爷和知府大人的意,可不就得让他知道痛,知道他翻不了身么?  “岂有此理!周治元身为一州知府,不思造福百姓便罢了,竟纵容邓家这等伥鬼作祟,欲置你这清贫县令于死地!”  县衙三堂,宋以春狭小的书房内,李次辅气得老脸通红,恨不得即刻打马前往府城,与那知府周治元碰上一碰。  今日他们先是抓了那个叫猴子的混子,从其口中得知了他与虎爷等人此行的目的,后又从祁霄这儿得知了详细人数与样貌。  只不过就像虎爷几个有恃无恐一般,这会儿他们也很难立刻对此事做出处置。  因为虎爷等人造了谣不假,可在场也有一部分百姓一开始与他们想法相同,并拉着不少人互相讨论。  要说虎爷等人造谣,那这一部分人又该怎么算呢?  且大昭民风开放,是允许百姓议论官员的,就是皇室在这件事上也没有过多禁止。  可以说这要是没传到皇室成员本人的耳朵里,朝廷几乎都是不管的。  而大昭也没有诽谤罪什么的,所以就算人造谣你也顶多声斥,而不能抓捕。  当然,他们也可以跟抓捕林雄等人一样秘密收押,可抓了这批必然会有下一批。  他们这边还要应对绿林军的下一批人,可不能再给自己找事了。  所以祁霄今日才没有直接动手。  因为他一开始就觉得这些人可以留着观察,这样既能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又能麻痹周知府与邓家。  而且这放长线钓大鱼,钓着钓着指不定还能钓出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呢。  再则他们一行人初到明州,脚跟都还没站稳,还是放慢步调的好。  毕竟这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不是?  “萧老稍安勿躁,周治元与邓家苟且已久,下官早便习惯了。只是这些人的手段一向阴毒,柳家便是前车之鉴,万望你们一家小心行事,莫要遭了道啊……”  宋以春一想到柳家的遭遇,一双眼睛便有些红。  若非他爱才,收了柳尹这个学生,对方一家也不会被这些豺狼虎豹盯上,成为他们用来警告他的刀。  没错,当日在京柳蓉虽详细阐述了家中遭遇,却也隐瞒了一些东西。  那就是他们柳家为何被有心人盯上。  因为她怕她说是因为宋以春这个县令,宫中贵人们会觉得他们是受了牵连,从而拉低对宋以春的观感。  事实上无论是柳尹柳蓉,还是柳家死去的三个人,都不觉得这是宋以春这个县令的错。  如果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也是错,那这天底下就真的没有王法了。  对此从不内耗自己,只发疯创死别人的凤曦狠狠点赞,并发出疑问道:  “绿林军不杀你是因为他们想拉拢清泉百姓,怕事情败露会捞不到人。那这知府周治元呢?他又为何一直没动你?”  不怪凤曦这么问,实在是宋以春曾多次上书,或是通过各种方式给京中传信,希望京中能注意到明州的情况。  奈何所有消息在递出之后都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可见周治元等人防范之严密。  于是凤曦简单带入了一下地头蛇周治元,觉得宋以春都不是隐患,而是个bug了,这样还不杀?  直接嘎了不是更省事么?  “姑娘有所不知,周治元肯定是想杀了老夫的,只是自今上继位之后,吏部对官员的管理也愈发严格。老夫这样的芝麻小官虽不用入京考核,可在任期内出事也是会严查的。  更何况这明州还是公主封地……”  宋以春笑了笑,倒也不介意给凤曦答疑。  毕竟在他看来,这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啊。  “公主封地有什么区别么?”  凤曦眨眨眼,她是真不太了解啊。  好在李次辅很快替她解释道:  “自古封地多事,有拥兵自重的,有违抗皇命的,更有甚者还想独立出去……所以但凡是涉及封地之事,朝中都会警惕几分。  之前朝廷对明州疏于管理,那是因为昭明殿下只拿银子不管政事,大家都没那么在意。  但一旦有官员死在任上,朝中肯定会派人来查,里面也必会有皇上的亲信。  到时候这事儿不就复杂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