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章 加注

    “刺啦。”  门被打开,明亮的光线照射进昏暗的房间,此时刘从云以及儿子刘寻龙也睁开了眼。试图适应着有光的环境。  “老爷,儿啊。”  此时一个声音传来,刘从云回过神,这是自己妻子的声音。  只见妻子带着儿媳,出现在他们眼前。  看到一身脏兮兮被绑在床上的刘氏父子,两位女人立刻上前为他们松绑。  “你们怎么找到我们的?”  “我们付了钱,劫匪告诉了我们地址,然后我们才找到这里。”  妻子的话打消了刘从云的侥幸心理。  “我的银子,我半生的家当,就这么没了。”  此时刘从云想到自己损失的钱财,悲从心头起,忍不住落泪。  “老爷,你和儿子没事就好,钱可以再赚,你们还要没了,可让我们这些女人怎么过。”  “好了,扶我起来。”  一起来,刘从云理智又恢复了。  “上海我们是不能待了,这些劫匪能找到我们,说明刘湘也可能找过来。我们需要搬家,去香港或者是去国外。”  “老爷,家里都没什么钱了。”  “别怕,我还藏了一些,够我们家平安的生活了。”  遭此大难的刘从云决定要走,这上海待不下去了,必须走。  当刘道长一家决定要走的时候,在公共租界的一间别墅内。彭刚同样满意的看着一箱箱的钞票。  “师长,这八十万票子,都在这里了。”  此时负责这次行动的彭明礼,向彭刚邀功。  “做的不错,你和负责这次行动的队员都辛苦了。这里有五万块,你们拿去分了吧。”  彭刚不是一个吃独食的人,拿出厚厚几大叠的票子,摆在桌上。看的一个个队员双眼泛红,也让没有参加行动的人,眼红不已。甚至有人想,下次还有这样的好事,说什么也要积极去参与。  “魏勇,你一会带人和我去将这笔钱存起来。”  “是,师长。”  七十五万票子在这个年代的上海,绝对是笔巨款。彭刚将其存进花旗银行的时候,银行经理布切尔亲自迎接彭刚。  “彭,加上这笔钱,你在花旗又存了117万,需不需要再补点西班牙国债期货,最近其降低了2个点。”  此时面对一脸关心的布切尔,彭刚哪能不知道这家伙的心思。这是盯上了自己这笔钱,希望自己继续加注。不过彭刚可不怕,通过各种情报与消息,彭刚确信西班牙局势没有出现偏差。  “布切尔先生,你如果愿意给我开二十倍的杠杆,我想没人不想多赚点。”  “没有问题,不知道彭先生你想买多少?”  “再买三十万美元的西班牙国债空头,都要八月到期的那种。”  “好的,没问题,我这就为你安排。”  这新到手的75万票子,再加上卖资产陆续寄来的15万,彭刚在花旗银行存款降低到了27万。这真是堪称豪赌,如果输了彭刚估计只能跑路。  这场存钱之旅,变成了投资之旅,不愧为花旗大班,让彭刚的荷包又空了一大截。  等回到住处,烦心事又来了。  “师长,陈副师长发来电报,询问师长能否从江浙一带购买一批粮食,目前南充粮价高企,二十三师军粮不足,若是本地采购,军中用度花费太高,恐支撑不久。”  “南充粮价怎么又涨了。”  此时彭刚接过电报,忍不住开口抱怨起来。  目前因为川中旱情加重,再加上各大户商家的惜售,目前四川的粮价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新高。  目前在南充,新上市的大米每石价格高达17.6块大洋。这个价格是上海的一倍半。比起南充正常年份,足足高了一倍多点。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粮食产量大幅降低,其中今年受灾地区,稻米产量低至正常年份的二成多,连比较抗旱的玉米产量,也是低至三成多。  川内粮食产量大幅减产,让全省72%的县受灾,受灾民众高达3700万,这也导致川内每天死亡的灾民数以万计。以重庆为例,每日饿死饥民数百人。  南充并不比重庆好,每日饿死灾民近两百人。哪怕有彭家的施粥,但是那点份量和庞大灾民相比杯水车薪。  为此不止一次发生过为了抢夺粥场的粥,踩踏死亡的事件。  此时人命在灾害面前,如此渺小。  而面对庞大的受灾情况,彭刚的人性也在接受着考验。  “魏勇,带几个人跟我走,我们去找粮食商人。”  “是,师长。”  彭刚决定先去购买一批粮食运回南充,首先二十三师的军粮必须保证,另外也可以多运些粮食回去,满足一下军属的消耗。  没办法,彭刚不是没有人性,但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现在只能优先保证军队的用粮,然后也是其他方面。  另外陈叔在电报里还提了另一个事情。因为二十三师待遇提了起来,现在想要进入军队吃军粮的人不要太多。  这还是彭刚拒绝其他川军士兵投效的结果,要不然二十三师分分钟能成为二十三军,乃至二十三集团军。  此时二十三师的待遇,在川中可谓是独一份,投军不仅自己可以吃饱饭,就以目前的粮价,还可以让家人以杂粮凑合着过下去。  在目前受灾的川中各地来说,能有这么好的待遇要被挤破头,这也导致很多良家子想要来谋个出路。  说残忍一点,这次受灾对军队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导致大量缺失生活的青壮年进入军队。  可以说目前四川不缺少兵源,灾民就是兵源。  当然对于二十三师来说,也是有一个好处,就是那些老兵油子更是不敢再军中闹腾。  陈叔在之前电报就已经说过了。现在粮食敞开吃,军饷不拖欠的情况下,军队的训练强度上来了。  哪怕不少士兵叫苦不迭,但是没人敢说不干了。  因为军营外,很多人正眼巴巴等着想顶替他们。  当然二十三师也招了一些兵,不过不多,就几百人的规模,主要是招收有文化的良家子。这些人可以作为技术兵种,进行储备起来。  第三天,彭刚给陈副师长发去电报,已从苏浙购买万石大米,三日后起运回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