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8章 后续3

    感谢“晨﹣星”“喜欢侏獴的韦德龙”“用户”“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枫叶卡西尼”“至尊元神”“予你同行2015”“鸿蒙メ天谕祖帝”“爱离11”“养老帝君”“云山深处”“元始天王”“陌如忆”“祥瑞969”的打赏。  祝各位: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明天的更新不用等了,因为有事,所以只能拿提前写的幽冥之地滥竽充数,不喜欢的朋友可以不用点开了。  后天正文直播再次开始,因为整天都有事,提前设置好了定时,所以明天的打赏贴一并补在后天。  ————  建文元年时空。  “四叔爱我。”  “我爱四叔。”  母后和文臣居然想暗杀四叔,这怎么能行?  我可是四叔最爱的宝儿。  “呜呜呜,四叔,你看看他们,他们居然逼我。”  “逼我杀我最爱的四叔。”  “呜呜呜……”  朱棣后悔了,早知道从北京一路打下来多好,这捡现成的东西果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宁愿他们杀死我,也不愿意被你恶心死。  “哭,再当着老子面哭,老子学刘邦男女通吃,弄死你。”  朱允炆听到这句话后,身体微微一颤,脸上露出一丝惊愕之色。瞪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朱棣,仿佛被定住了一般。  然而,这种呆滞只持续了片刻,紧接着,他嘴角缓缓上扬,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四叔是怎么知道我今天既没有进食,也没有如厕的?”  “我来之前还专门洗了个澡。”  “四叔是喜欢床上?还是喜欢就地正法?”  “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边说边宽衣解带。  事实证明,当你打不过别人但你确定别人不会杀你的时候,恶心别人是最好的办法。  朱棣头也不回的就跑了。  ————  建文二年时空。  人的发明创造能力是无比巨大的。  朱允炆在短短七天的时间里发明了无数种游戏,如荡秋千、吃葡萄、冰块、热水、马鞭、洞房花烛夜用的大红蜡烛等。  而朝廷邸报也在不断更新。  南京出生的怪物在浦子口登陆。  吃人魔王向着京师前进。  篡位者进入高资港。  朱老四占领镇江。  朱棣到达金川门。  陛下将于今日抵达忠实于他的南京。  金川门。  李景隆等人敲锣打鼓的欢迎朱棣进城,李景隆跪地请罪。  “臣无能,皇上被文官们逼的跳井自杀啦。”  “请陛下赐臣死罪。”  朱棣:……你把嘴角的笑意收一收行吗?  而跟随朱棣一同抵达南京的还有铁铉。  虽然一路上的人都想投降朱棣,但直接投降多难听啊,万幸有铁铉帮大家把理由都想好: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日不落大明,为了后世华夏繁荣昌盛。  铁铉终究是没有死成,朱棣问他:  “既然你说你逼迫济南百姓,难道你想一死了之吗?”  “难道死了就能偿还百姓了吗?”  “你难道不能回到济南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生活好过一点吗?”  朱棣封其为靖安侯,被拒。  铁铉终究还是拿到了朱棣的天子剑,他要带着这把剑回济南,杀贪官、杀污吏、杀恶霸、杀欺压百姓的地主,开学堂、兴农桑。  刚开始大家背地里叫他狗官,说他投降就是为了自己活命。  后来大家叫他铁大人。  再后来又成了铁青天。  后来又变成了铁老丈。  多年后大家叫他铁公,济南百姓你家出砖、我家出瓦、他家出木材,一砖一瓦的在济南城外修了座铁公祠,那年铁铉一百岁了。  大家希望他活一百二,一百四,乃至远超彭祖。  他笑了笑:“人终究是会死的,将来要是济南城又来了贪官污吏、地主恶霸,你们就把这祠堂砸了,拿起石块、拿起木头弄死他们。”  “今日我将陛下赐我的天子剑挂在堂前,陛下会保佑你们平平安安的。”  “诸君慢行。”  那一日,祠成。济南百姓恸哭,恭送铁公。  三百年后,华夏电视台拍摄的《华夏通史》共一百集,铁铉独占一集。  ————  建文四年。  朱允炆逃跑天赋点满,在齐泰、黄子澄及些许护卫的陪同下已经在海上航行了。  三人哈哈大笑,真的很想看一眼朱棣现在的脸色到底好不好看?  南京城内。  朱棣进入皇宫,皇位上坐着的是被齐泰等人五花大绑的方孝孺,身前还用木牌写了个告示。  “燕王,方孝孺大才,可旺三代,我们留给你啦,不用谢我们。”  朱棣本就不好看的脸色更加难看,进入南京城便是街边乞丐都跪地口称:吾皇万岁。  朱棣还以为是因为后辈讲述自己的英勇故事,得了南京城的人心。  结果……三个混蛋走之前连夜印刷传单,还把南京城的说书先生全请了,到处宣扬。  “朕朱允炆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愿学大唐旧事,李渊禅让于李世民之事。  朕今日禅位给朱棣。  并赏应天府人士,无论男女老少金一两、银一两、布三尺、酒一坛。”  朱棣现在头很大,三个混蛋让说书先生走街串巷告诉大家:陛下……太上皇说啦,他都已经退位了,答应大家的赏赐肯定会给,但要等朱棣陛下亲手发给大家,免得朱棣陛下误会。  众人觉得很合情合理啊,所以朱棣现在很尴尬,被应天府的男女老少堵着要钱。  总不可能把应天府的人全杀了吧?  还好那三个混蛋只说赏应天府人士,要是说赏全国……朕追杀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三个混蛋逮回来活刮了。  但应天府的人也不少啊……老和尚,你快来,朕需要你啊。  ————  永乐年间。  朱家的欢乐时光停下了。  朱棣开始分配任务。  朱高炽的任务最繁重,减肥……尤其因为他刚才居然在太庙偷吃,本来之后的日子是可以吃烧饼加白菜豆腐汤的。  现在……吃可以吃,但就是每天要绕着皇城跑一圈。  老二要随郑和出海,不仅要给自己挑块好封地,还要探查各地资源,各国的兵力情况,合适的时候还要带兵震慑宵小。  要将各国的情况汇总回来,朱家各藩王包括以后的皇室子弟皆要分封出去,管他以后大明还在不在,这些地得提前帮华夏占住了。  “老二,你的事最重要,做好了不仅咱的名声能名扬后世,你也一样,人家提起你不再是有勇无谋的前锋将军,指不定后人还会为你立庙祭祀。”  朱高煦欣然应下。  “爹,你放心,我可不像某对父子。”  朱高炽沉浸在减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根本没有听到。  朱瞻基想反驳却又有口难言,后辈说我和二叔的爱恨情仇,按后辈的惯例,大概是形容二叔造反,我弄死他了……  这时候反驳二叔,二叔会往死里打我,爷爷还会拍手叫好,没必要,忍忍吧。  老三的任务还是老本行,只不过由内转外,刺探周边各国情报,主要是西域一路通往后辈口中欧洲的各国具体情况。  前人可能不太知道欧洲位置,但大明可太知道了,蒙古西征的尽头就是欧洲。  蒙古人打到欧洲,大明打败蒙古人,四舍五入等于大明征服欧洲,必须要做到。  朱瞻基的任务比较简单,灭倭,投降者免死,反抗者皆杀。  完成任务回来大明当太孙等着继承皇位,完不成任务就踏踏实实在那边当倭王。  ————  景泰年间。  此时空的大明举国皆丧。  天幕结束首日。  太上皇因为后辈的言语想起了自己不仅损失大明精锐而且还帮敌军叫门,无颜活在世间,当晚投井而亡。  太上皇后悲从中起,留下书信自请殉葬,用白绫自缢而亡。  景泰帝痛哭,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既去,儿子更应该孝顺母亲,结果却因殉葬而死。  遂传旨天下并立为祖训:大明废除殉葬,有敢恢复者,天下共讨之。  次日。  孙太后因儿、儿媳同去,悲从中起,重病卧床,是夜,太后崩。  三日。  命人传密旨着于谦挑选精锐之士三千入京宿卫宫庭。  四日。  立朱见深为太子。  ————  正德年间  朱宸濠递给江南文人的书信皆被众人当做笑谈,肉能吃到自己嘴里才叫肉,吃不到嘴里连野菜都不如。  四十三天就败了的废物,投资他还不如赏给路边乞丐。  许诺的东西倒是挺好,设海商司,统管海商税收,正使为朝中江南籍官员,副使由我们推荐。税收标准由我们制定,收税也由我们收,还允许海商司拥有一万人的陆军,两万人的海军。  呵,确实很美好,相当于国中之国,但你也要能打到北京去才有用啊,这次搞不好半个月都要不了就败了。  傻子才跟着你混,还到处宣扬永乐帝给你托梦,为你醍醐灌顶,教你天下无敌的兵术……  您醒醒吧,这套话术以前还能骗到百姓,天幕出现之后,能骗到十分之一的百姓就不错了。  可随着一个接一个消息的传来,江南士绅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了。  宁王八百破一万能理解,八百精锐破一万辅兵、民夫或者老弱病残而已嘛,就这点小事还到处宣扬……  可接着又传来消息,八千破三万,是精锐对精锐啊,炮火连天,据探子回报喊杀声震天,整整打了一夜,可惜因为是夜晚,火枪、火炮的烟雾又太大,具体杀了多少并不清楚。  难道宁王真的被太宗醍醐灌顶了?  宁王十万大军,撑死了里面最多有一万精锐,可就是这样居然短短不到七日就打到南京城下了,正德帝可就在南京城,宁王该不会真能成功吧?我们是不是投资晚了啊?  南京城。  南京城是坐围城,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只能靠书信联系。  王阳明:陛下啊,你演的太假了啊,你好歹多坚持几天再撤啊,七天就打到南京了……接下来怎么玩啊?  朱厚照:朕不是寻思着你传出来的消息,说太宗给宁王醍醐灌顶,朕败的越快显得越真啊。  王阳明:陛下,南京城你多守几天啊,起码守个半个月,一个月啊。多勾引一些野心家出来啊。  朱厚照:上次朕带人陪着你朝天放了一晚上的枪,太累了。再说了,天幕明天就要开始了,朕守南京城的话又要继续演戏,真的好累。朕要找个地方开开心心的观看天幕。  王阳明:别啊,你起码放两炮再跑,臣求你啦。  朱厚照:OK,OK。西洋人的话,意思是好的,好的。你也多学习学习,只当华夏的圣人多没意思,改天去当西洋的圣人。  王阳明放下心来,陛下能守最好,再这样一路胜下去,勾引不出来野心家是小事,我真怕把宁王的信心打出来,他又自不量力的想要造反了。  朱宸濠并没有信心,而且很有自知之明。  大军从上到下都是你们的人,老子身边连个婢女都是你们精挑细选出来送到身边的,我再不懂事,是不是就太不礼貌了?  次日清晨。  两声炮响从城内传来,城外大军在王阳明的命令下做好战斗准备……  数息过去,炮弹并没有落下,王阳明还在疑惑,南京城门开了。  守城太监领着守军开门投降了。  王阳明四十五度斜望天空,他想哭,却连哭也是一种奢侈。  陛下,放两炮是形容词,不是量词啊。  你还真的就只放两炮?  而且还是城内炮轰自己的两炮?  ……得,进城吧,顺便让宁王登基吧。  路过城门,有一太监不停地朝着王阳明使着眼色。  “来人啊,这人竟然敢直视宁王殿下的车架,将他给我抓起来,等会儿斩了祭旗。”  进入南京皇宫内。  王阳明和太监抱头痛哭。  “呜呜呜……陛下说什么?”  “呜呜呜……王大人,你吓死咱家了,咱家还以为你真要把我宰了。”  太监收起眼泪接着说到:“陛下说接下来的剧本是:他乘长江水师的船过江,结果水师中途叛变,陛下直接跳江,然后横渡长江而过,最后逃出生天。”  “陛下还让我嘱咐你,一定要将他横渡长江的事传的天下皆知,显示出他的勇猛来。”  王阳明:…………  而这两声炮响被后人戏称:送走正德帝,迎来永清帝,带走江南士绅。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人教版》:南京城内两声炮响,为华夏带来了新篇章。  天幕结束的第七日。  宁王朱宸濠加冕登基,改年号“永清。”  据永清帝介绍这是太宗托梦帮他选的,说自己当年没用上,就给朱宸濠用,希望朱宸濠能做出一番超越他的功绩来。  江南文人并没有赶上最后一波投资,他们带着粮食肉品金银等等启程的时候,南京城就已经破了。  但朱宸濠表示对他们的承诺仍然有效,登基当天立马成立海商司,正副使皆为江南人。  只是众人看到王阳明的时候有些疑惑,这踏马什么情况?  王阳明只用一句话打消了他们疑虑:“家父是江南人,我也是江南人,江南人是一家人。”  夜晚,朱宸濠躺在龙床上,左右躺着江南士绅送来的两个可人儿。  美,太美了。  怪不得那么多人想当皇帝,傀儡皇帝也是皇帝啊,这日子实在是太爽了,人人见我都要跪地,美人仍我挑选,美酒仍我饮,美食仍我吃。  不过怎么我就登基了呢?刚开始不是说好拉着江南文人造反打半年就行了吗?  我都登基了,半年之后朱厚照该不会用这个理由直接把我杀了吧?  管他呢,明日的事明日说。  今、日。  嗯……嗯……嗯哼。  爽。  ————  崇祯十年。  崇祯帝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样的,和兵士一起参加训练,然后让福王写信邀请其他宗室入京共商大事,用的是福王自己的名义。  “陛下,没必要玩这么大吧?”  “王叔误会了,我可不会用试图谋逆的罪名杀了他们。”  “只不过朱家天下两百余年,宗室该享的福享了,百姓该受的罪也受了,宗室跟着朕出关作战,为华夏天下死战一次应该没问题吧?”  福王瞪大了双眼,嘴巴微张着,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一般,完全失去了反应能力。他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神中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只有福王那呆立的身影显得如此突兀。  数息过后,福王怒吼。  “你这是要朱家宗室死绝吗?”  崇祯帝反问道。  “又有何不可?”  “若是胜了便大家都好。”  “若是败了!!!”  “皇帝战死,宗室皆战死,异族入关只会受到更猛烈的抵抗。”  “从秦皇至今,有死社稷的君主,可从未有过死社稷的皇家宗室,更何况是主脉、支脉皆战死。”  “从朕开始又何妨?”  “不过王叔放心,我还是给朱家留了种子的,奉国中尉这些人就不用参加了,你们欠了人家几十年俸禄,没道理再让人家陪着我送死。”  福王放下笔,虽未言语,但崇祯看的懂,不就是害怕背上害宗室死绝的骂名吗?  你残害百姓、饿死百姓、侵占土地逼的百姓卖儿卖女的时候你不怕骂名,现在怕了?  “王叔若是不想写就不写吧。”  “锦衣卫会模仿字迹的人也不少。”  “就是可惜这十天一顿肉,王叔是无福享受了,只能便宜锦衣卫了。”  人是肉食动物,尤其是吃了十来天无油、无盐食物的人,肉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福王妙笔生花、文如泉涌,不多时就编好了故事:北京城内对崇祯怨恨的人很多,只是惧怕他手里有兵,不过都是些新兵,之前都是些农户,我在北京城内已经联系了众多盟友,只待各位兄弟、子侄带些护卫来,咔的一声,举起义旗,奉天靖难,我当皇帝,各位藩国全部实封,允许募兵、收税。  “哈哈,写得好。”  “定国、安邦,把肉送来,送两份,多的一份算王叔的稿费。”  “从朕的伙食里面扣。”  ————  李定国终于是说服了义父,允许自己带人去北京看看,毕竟最近战事有些不利,李自成在陕西大败,刘国能投降明廷,义父独木难支。  熊文灿对义父也在进行招抚,只是手下的老兄弟们连战连胜,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去给别人当小弟。  当天夜里。  “儿啊,去了北京,崇祯如果还可以,你就跟着他干吧。”  “凭后辈对你的夸赞,想必即便不受重用,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额是没办法了,老兄弟们不经一场大败是不会投降的,额要是能一直胜,将来你还是额的儿,额这永远有你位置。”  “额要是败了,可就靠你了。”  “戏文里说后宫的女人是母凭子贵,你在崇祯那好好混,额也来一个父凭子贵。”  张献忠大笑着和李定国说话,可眼里的泪花止不住的就要流出来。  “义父,额……”  “哎,这油灯熏人的很啦,眼泪都给额熏出来了,你快回去休息吧,明早还要赶路呢。”  次日清晨。  李定国带着一千人准备出发,张献忠又带着大批人马赶来送行。  “儿啊,一千不吉利,额想了一晚上,好事成双,额又给你挑了一千精锐,你带着。”  “喏,那边是粮食和一些熏肉,额们庄稼人走人户不管有钱没钱,总得带点礼物。”  “额就随便准备了点东西,免得到了崇祯面前人家说额张献忠不会教儿子,居然空着手去别人家里做客。”  李定国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迫切地想要将这些话语一吐为快。  然而,当开口之时,却又觉得言辞苍白无力,难以表达内心那份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他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义父,额……”声音略微颤抖着。  话音未落,张献忠摆手示意。  “莫说,慢行吧,额的儿。”  一拍马匹回身朝着军营而去。  “儿,额还有军事要商议,就不送你了。”  ————  清朝。  清朝各时空的情况都比较统一。  民间此起彼伏的造反,明朝遗民、白莲教等等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杀官造反。  其中比较尴尬的是清初和清末。  清初。  八旗中的正蓝旗反了,在后辈提及他们会反清复明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一路南逃。  每到一地凡是满人皆斩,搞得汉人们都摸不着头脑……满清这是自己打自己?  正蓝旗一路向着云南之地逃窜,毕竟大明皇帝就在吴三桂手里。  而吴三桂这次没有选择杀掉朱由榔。  天赐良机啊,背叛主子的事我可太会了。  根据吴三桂第一定律:吴三桂选择谁,谁赢。但吴三桂不能自己选自己。  可得出如下结论:  我背叛了崇祯,大明亡了。  那我现在背叛康熙,大清肯定也会亡。  朱由榔在我手里,挟天子令诸侯,李定国、郑成功不都得听我的。  我学好人学不会,学曹孟德还是可以滴。  而清末……很难评,不知道谁传的谣言:后辈发型和造反份子是一样的,所以他们肯定成功了,现在加入就是从龙之功,若是能带着首级去更是大功中的大功。  所以大多数地方的满城……空了。  从龙确实是从龙了,但是蛟龙还是真龙?这就有些犹未可知。  而其中的佼佼者便是现在还有头发的光头,身先士卒率领百余人的前锋队一路从上海打到浙江。  虽然各地皆是望风而降,但并不影响他的功劳。  因其功劳太大,受命组建军校并任校长。  ————  近代。  兔追,秃跑,赤旗满山岗。  兔过江,秃过海,我一定还会回来。  倒是苦了罗盘将军,每天都要算一卦,每天的卦象都是一样的。  不久之后,此地要开一场盛大的宴会,有酒有肉有烟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