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寒门帝婿/ 第797章 这艘大船,烂得厉害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97章 这艘大船,烂得厉害

    这份奏折是来自鲁州郊山郡的。  奏折上的内容很简单。  郊山郡下辖的阳谷县,发生了干旱,导致一半田地绝收,不少百姓将无粮过冬,郡里也没银粮赈灾,因此上奏朝廷,请求朝廷调集一万两银子外加一万石粮食赈灾。  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奏折。  奏折中的内容,也比较详细,详细列举了阳谷县受灾的田亩数量、受灾程度,以及对百姓的影响。  请求朝廷赈灾的银子和粮食,也不算多,仅仅一万两银子,一万石粮食而已。  所有的一切,全都合情合理。  但问题是,这份奏折,是四个月之前的!!  这也是正是杨林发火的原因。  四个多月了!奏折才拿到皇帝眼前!  若非李玉瑶对待政务,还是比较勤勉,刚回来就处理起这些积压许久的奏折的话……恐怕郊山郡的这份赈灾奏折,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重见天日。  赈灾?  黄花菜都凉了!  四个月啊!  可以想象,这四个月内,已经有多少百姓,因为得不到赈济,而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简直就是草菅人命,一群饭桶!  见杨林的反应,李玉瑶也凑过来看。  看了两眼,李玉瑶也叹息一声。  “昨日处理的奏折中,时间最长的,已经积压了半年之久!”  李玉瑶摇了摇头,她的眼中,也透着深深的失望。  但显然,她比杨林要冷静。  因为类似的事情,她已经见得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就因为给鲁州赈灾,对朝廷没有好处,所以没人理会?”杨林瞪眼道。  李玉瑶点点头:“是的,一来对朝廷没有好处,二来从这份奏折上来看,阳谷县是真的受了灾,所要赈灾的银子和粮食并不多,这当中也就没多少油水了,所以更加没人在乎,没人关心。”  杨林攥紧了拳头:“娘子!这样不行啊,要改!必须要改!”  杨林望着李玉瑶的眼睛。  虽然他没有说的那么清楚,但李玉瑶知道杨林说的是该什么。  “我知道。”李玉瑶点头,“但现在朝廷要处理的事,太多了!如果要认真处理,八成以上……不!九成以上的官员,怕是都要被罢黜!但如今百废待兴,朝廷要做事,就需要用人,所以相公,我也知道这些人这些事可恨,甚至该杀!”  “但……现在还不行。”  杨林长长呼出一口气。  他又何尝不明白呢。  处理国家大事,不比在靠山村内那般快意恩仇。  所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后果,考虑连锁反应。  “你看这本奏折,燕王当时花了八十万两银子没修完的宫殿,如今还需要五十万两!”  “整个国库的现银,不足一百二十万两,而昨日这本请求拨银子修宫殿的奏折,今天就能送到朕的面前!”  李玉瑶长长呼出一口气,提起御笔,在她刚看的这本奏折上,画了个叉,丢在了一边。  “八十万两?还要五十万两?真是疯了!”  杨林也深深呼出一口气。  他不知道造宫殿到底要用多少银子,但当初他在靠山村造的那座新房子,前前后后的花销,不过一千两!  不用想都知道,这座耗费一百三十万两的宫殿,当中有多大的油水!  “平心静气,先解决眼下这些难题吧。”李玉瑶劝慰道。  杨林点头:“嗯,咱们先梳理一下,仔细了解一下大乾的情况。”  当即,两人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二百多本奏折,其中有三分之一竟然都是请求朝廷拨款赈灾的!其余也都是事关军饷、修城墙、巩固边关和官员俸禄,无不关系着国家大事。  审阅起来,杨林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大半天过去,看的头晕眼花。  中午让御膳房送了些饭菜,两人随便吃了些,就又继续审阅起来。  就这么一直折腾到傍晚,二百多本奏折,才算终于看完。  至此,杨林也终于对大乾,有了最真实的印象。  一个字,那就是烂!  烂透了。  烂的无可救药!  以前,杨林认为,大乾是一艘腐朽的破船。  而今日这番直观的感受,让他真正感觉到,这艘船不仅烂透了,而且已经快要完全沉没了!  “夫君,当务之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钱!仅仅是赈灾,所需的银两,就超过百万!即便刨除那些不靠谱的花费,所需的银两,至少也要四五百万,才能勉强维持得下去。”  李玉瑶看向杨林。  二百多份奏折,其中一半,都是张口要钱的!  而朝廷,根本没那么多银子。  然而,杨林却是摇了摇头。  “四五百万两?还远远不够!”  “啊?”李玉瑶一愣。  杨林说道:“正如娘子所说,四五百万两,只够堵窟窿的,而这样的窟窿,年年都有,年年都要堵,而且这样的填补,只是饮鸩止渴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夫君的意思是?”  李玉瑶看得出,杨林似乎是想到了办法。  “娘子,咱们要制定一个提升国力的大计划!”  杨林扯过一张纸,一边写,一边说道:“如今的大乾,之所以穷,之所以弱,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各方势力割据,朝廷不管百姓,割据势力也不管百姓,大乾一日不完全统一,就一日无法真正富强起来。”  “所以,我认为,咱们的计划第一步,就是统一整个大乾!能让皇命国策出得了京师,传得到天下!”  “只有这样,我们无论是变法还是颁布新政,才能真正得到执行,才能让百姓真正受益。”  李玉瑶恍然,连忙点头:“夫君说的没错,统一大乾,刻不容缓!”  杨林继续道:“第二,便是朝廷补贴百姓,发展商业,将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上去!”  “娘子,你认为靠山村怎样?”  李玉瑶想也没想,直接道:“靠山村当然是个奇迹!”  在李玉瑶心中,普天之下,实在没有比靠山村更神奇的地方了。  然而,杨林却是摇了摇头。  “嗯?”  李玉瑶奇怪地看着杨林。  她已经隐隐预感到了真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w9.cc。书荒网手机版:https://m.shw9.cc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